跳转到内容

朱诠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云和王朱诠𨭖(1504年—1557年10月1日),明朝沈庄王朱幼㙾庶七子,[1]母亲是夫人陈氏。[2]沈简王朱模曾孙,明太祖玄孙;明朝唯一一代云和王。[3]

生平[编辑]

正德十年(1515年)九月,明武宗命安乡伯张冲、清平伯吴杰、武靖伯赵弘泽、东宁伯焦洵、泰宁侯陈儒、武安侯郑英、礼部左侍郎吴俨、宁阳侯陈继祖、建平伯高霳、通政使司左通政刘达为正使,中书舍人周令、刑部员外郎阎让、中书舍人马天祐、太常寺寺丞朱天麟、鸿胪寺左少卿张昱、中书舍人倪霦、户部署郎中事员外郎胡忠、行人华淳、中书舍人胡楫、翰林院编修刘朴为副使,持捧节册册封朱诠𨭖为云和王。[4]

朱诠𨭖的兄长沈恭王朱诠钲病重,孙子朱胤桤年幼,朱诠钲担心郡王们为患,预先奏请以朱胤桤主府事,令朱胤桤的母妃郗氏保护、长史承奉等辅导,等其长成。朱诠钲死后,朱诠𨭖的四哥宿迁王朱诠鏅赶紧请求命次兄灵川荣懿王朱诠鉌的孙子灵川王朱胤栘摄国政。郗氏奏请按朱诠钲遗愿行事。嘉靖六年(1527年)六月,礼部商议认为应该由朱胤桤承重主丧礼、统府事,母妃在宫保护,府事皆听长史等官检点约束,郡王、将军及宗人不得奏扰,获准。[5]

后来朱胤桤去世,按伦序应该由朱胤栘袭封沈王。朱诠鏅、朱诠𨭖和他们的六哥定陶王朱诠鑨都奏称应该定议由朱胤栘袭封。但朱诠鏅与朱胤栘有隙,又说朱胤栘伦序不明不该袭封,之前的奏章是朱诠鑨等人的意思,自己没有参与,请求暂停册封朱胤栘,再深入追查自己被冒名上奏的事;朱诠鑨、朱诠𨭖及郗氏则都称朱诠鏅确实参与署名。奏折下礼部,礼部调查是朱诠鏅挟私造言以阻朱胤栘进封,请求先行册封,令有司勘查其事上报。世宗下诏准许。[6]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九月,朱诠𨭖去世,朝廷按例赐祭葬。[7]因为他没有儿子,国除,[3]以五哥吴江昭和王朱诠铿的儿子吴江王朱勋淯之子镇国将军奉祀。朱诠𨭖有谥号,但史料阙载。[1]

万历八年(1580年)九月,因为朱诠𨭖等王没有后嗣,奏缴金银印。[8]

注释及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弇山堂别集》卷035
  2. ^ 《大明沈庄王圹志》
  3. ^ 3.0 3.1 《明史》卷一百二·表第三·诸王世表三
  4. ^ 《明史》作正德八年(1513年)。此从《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九》
  5.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七》
  6.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一》
  7.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一》
  8.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四》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云和国国王
1515年—1557年

原因:无子国除,
侄孙朱胤某以镇国将军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