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太阳模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标准太阳模型(英语:Standard Solar Model,SSM)是借助于数学模型处理的球形气体太阳(在不同状态的电离,在内部深层的氢被完全电离成为电浆)。这个模型从技术上说是球对称的一颗准静态恒星模型,描述恒星结构的几个微分方程都源自于物理的基本原则。这个模型受到边界条件(即亮度半径年龄和构造)的约束。太阳的年龄不能直接测量;一种方法是从最老的陨石年龄,和太阳系演化的模型来估计[1]。现在太阳光球层中氢的质量占74.9%,氦占23.8%[2][3]。其它所有更重的元素,在天文学都称为金属,只占不到2%的质量。SSM用于测算恒星演化理论的有效性。事实上,唯一能确定恒星演化模形的只有两个自由参数:氦丰度和混合长度英语Mixing length model(使用于太阳的对流),都要调整SSM以适合观测到的太阳。

一颗恒星在零岁(原恒星)时被假设有著均匀的组成,并且大部分是从核反应刚刚开始才辐射出光(这样是忽略气体和尘埃的收缩期)。要获得SSM,一个1太阳质量的零岁恒星模型是演化数值到太阳的年龄。零岁太阳的元素丰度是从最古老的陨石来估计的[2][3]。依据这个丰度的资讯,合理的猜测零岁亮度(例如,现今太阳的亮度),然后由一个叠代程式转换成模型中正确的数值,假设恒星是在稳态,经由恒星结构的数值方程式求解计算模型的温度压力密度。这个模型然后以数值展开到现在的太阳年龄。来自太阳亮度、表面丰度等测量上的任何差异,都可以用来改善模型。例如,从太阳形成之后,和重元素稳定的从光球向外扩散,结果是现在的光球含有的氦和重元素是原来的87%;原恒星的太阳光球则由71.1%的氢,27.4%的氦和1.5%的金属组成[2][3]。测量重元素的稳定扩散需要更精确的模型。

恒星结构方程的数值模型[编辑]

恒星结构的微分方程,像是流体静力平衡方程式,是数值的积分。差分方程非常接近微分方程,恒星要使用状态方程式以有限的步骤推测球对称壳层和数值积分,给与压力、不透明度和能量滋生率,以及密度、温度和组成等项目[4]。’

太阳的演化[编辑]

在太阳核心的核反应改变了它的组成,通过质子-质子链反应碳氮氧循环 (在大质量恒星中占的比例比太阳高) 将原子核转换成为原子核。这将减少在太阳核心的平均分子量,有助于压力的减少。但这样的发生不能取代核心的收缩。依据维里定律收缩时释放的重力位能有一半用于提高核心的温度,另外一半则辐射掉了。依据理想气体定律这增加的温度也会使压力增加,并恢复流体静力平衡的平衡。当太阳的温度上升时太阳的亮度也会增加,核反应的速率也会加快。外层膨胀以补偿温度和压力梯度的增加,所以半径也会增加[4]

没有恒星是完全稳定的,但是恒星可以在主序带 (核心燃烧氢) 停留很长的时间,以太阳为例,它已经在主序带逗留了46亿年,并且要再过65亿年才会成为红巨星[5],在主序带上的生命期大约是1010年 (100亿年),因此稳态假设是一个很好的近似[来源请求]。为简化起见,除了亮度梯度方持程式例外,恒星的结构方程式被写成与时间无关的形式:

此处的L是亮度,ε是每单位质量的核能滋生率,还有εν 是由微中子辐射的亮度 (参见下文)。太阳缓慢的在主序带上发展,然后确实的进行核种的变化 (主要是消耗氢和制造氦)。各种不同核反应的速率是由高能粒子物理实验来估计,这被推断回较低的恒星能量 (太阳燃烧氢是缓慢的)。从历史上看,在恒星模型中最大的错误来源之一是错估核反应的速率。电脑已经被用来计算各种不同核种的丰度 (通常使用质量百分比)。一个特定的核种有生产率和破坏率,两著都需要随著时间的推移计算,并在不同的温度和密度条件下计算其丰度。因为有许多的核种,电脑的反应网路必须持续的追踪所有各种不同核种丰度。依据罗素-沃克定理,质量和化学组成结构是唯一可以断定恒星半径、光度和内部结构,以及其后续的演化 (尽管这个"定理"只适用于恒星演化缓慢而稳定的阶段,并确定不适用于转换阶段和快速演化阶段)[4]。随著时间的推移,有关核种丰度的资讯,连同状态方程式的数值解,都要充分考虑足够短时间内的增量和使用叠代来发现每个阶段、每颗恒星独特的内部结构。

标准太阳模型的目的[编辑]

SSM有两个目的:

  • 强制恒星模型在太阳的年龄上有正确的亮度和半径,以提供氦丰度和混合长度参数的估计,
  • 它提供一种方法对更复杂的模型壳外的物理量,像是自转、磁场和扩散,或进一步处理对流,像是湍流的造型、和对流溢流作评估。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标准宇宙模型,SSM随著时间 改变以回应新的理论实验物理的发现。

太阳的能量输送[编辑]

太阳条目所述,太阳有一个辐射的核心和一个对流的外层。在核心,由于核反应产生的发光度由辐射往外传输到外层。然而,在外层的温度梯度是如此之大,辐射无法传输足够的能量。结果是,当热柱携带著热物质到表面 (光球),引发了热对流。一旦这些物质变凉,就会离开表面,它向下沉降回到对流区的基地,从辐射区域的顶部接收更多的能量。

在太阳模型中,如同恒星结构所述的考滤密度 温度 T(r)、总压力 (物质加上辐射) 和在距离为r,厚度为dr的薄球壳中单位质量的能量替换率ε(r)。

辐射传输的能量是由辐射温度梯度方程式来描述:

此处κ是物质的不透明度,σ是史特凡—波兹曼常数,并且波兹曼常数被设定为1。

使用混合长度理论描述对流进行[6]和相对应的温度梯度方程式 (绝热对流) 是:

此处,γ= cp / cv绝热指数,是气体比热的比率 (对完全电离的理想气体,γ= 5/3。)接近太阳对流区的基地,对流是绝热的,但是接近太阳的表面,对流不是绝热的。

近表面对流的模拟[编辑]

经由三度空间和与时间相关的流体动力学的模拟,和考虑到大气中的辐射转移,可以更实际的说明对流层最上面的部分[7]。这种模拟成功的再现了在太阳表面观测到的米粒组织结构[8]。在太阳辐射光谱的详细设定档案中,无须使用湍流的参数化模型[9]。模拟只涵盖了太阳半径中很小比例的部分,要建构包括太阳一般性的模型显然会太过耗时。通过一个以平均混合长度为基础,在部分的对流层中建立绝热的外推模型说明,表明模拟预测的绝热如同来自流体动力学的推断,在实质上包括了对流层的深处[10]。以接近对流层表面,包括湍流压力和动能影响的数质模拟,一个延伸的混合长度理论已经发展起来[11]

这一部分是由克里斯滕森-达尔斯高的流体动力学回顾第四章改写的[12]

状态方程式[编辑]

恒星结构的微分方程数值解要求状态方程式的压力、不透明度和能源的生成率,如同恒星结构中叙述的,与密度、温度和组成的改变相关联。

日震学[编辑]

日震学是研究在太阳的震波,通过这些波在太阳上传递时的变化,揭示太阳内部的结构,并允许天文物理学家发展极为详细的太阳内部剖面的条件。特别是,可以测量的太阳外围对流层区域,为太阳核心的资讯提供了一种方法,独立于使用最古老的陨石推算太阳年龄之外,使用SSM计算太阳的年龄[13]。这是另一个如何淬炼SSM的例子。

微中子产量[编辑]

在太阳,氢以几种不同的交互作用融合成氦。绝大多数的微中子是经由质子-质子链反应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4个质子结合产生2个质子、2个中子、2个正电子和2个电微中子。在碳氮氧循环的过程也会产生微中子,但在太阳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不如在其他的恒星中那么重要。

在太阳,大部分的微中子来自质子-质子链的第一步,但他门的能量非常低 (<0.425 MeV)[14]。它们很难被发现,在质子-质子链罕见产生-8的分支上,微中子的能量最大,大约是15MeV,而这是最容易检测到的。在质子-质子链中非常罕见的交互作用能产生"hep"微中子,是预测太阳所能产生能量最高的微中子,它们的最大能量约为18MeV。

上文所述的交互作用产生微中子的能量光谱7Be的电子捕获能产生的微中子能量不是大约0.862 MeV (~90%) 就是0.384 MeV (~10%)。

微中子检测[编辑]

微中子与其他粒子的交互作用微弱,意味著在核心产生的微中子大多数可以一路穿过太阳而不会被吸收。因此,通过检测这些微中子就有可能直接观测太阳的核心。

历史[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Guenther, D.B. Age of the sun. Astrophysical Journal. April 1989, 339: 1156–1159. Bibcode:1989ApJ...339.1156G. doi:10.1086/167370. 
  2. ^ 2.0 2.1 2.2 Lodders, Katharina. Solar System Abundances and Condens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Element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3-07-10, 591 (2): 1220–1247 [2022-04-12]. Bibcode:2003ApJ...591.1220L. ISSN 0004-637X. doi:10.1086/3754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英语). 
  3. ^ 3.0 3.1 3.2 Lodders, K. Abundances and Condens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Elements. 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 Supplement. 2003-07-01, 38: 5272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4). 
  4. ^ 4.0 4.1 4.2 Ostlie, Dale A. and Carrol, Bradley W.,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tellar Astrophysic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ddison-Wesley (2007)
  5. ^ Sackmann, I.-Juliana; Boothroyd, Arnold I.; Kraemer, Kathleen E. Our Sun. III. Present and Futur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3-11, 418: 457 [2022-04-12]. Bibcode:1993ApJ...418..457S. ISSN 0004-637X. doi:10.1086/173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5) (英语). 
  6. ^ Hansen, Carl J.; Kawaler, Steven D.; Trimble, Virginia. Stellar Interiors 2nd. Springer. 2004. ISBN 0387200894. 
  7. ^ Stein, R. F.; Nordlund, A. Simulations of Solar Granulation. I. General Propertie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8-06, 499 (2): 914–933 [2022-04-12]. Bibcode:1998ApJ...499..914S. ISSN 0004-637X. doi:10.1086/3056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2) (英语). 
  8. ^ Nordlund, A.; Stein, R. Stellar Convection; general properties 225: 79–103. 1997-12-01 [2022-04-12]. Bibcode:1997ASSL..225...79N. doi:10.1007/978-94-011-5167-2_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9. ^ Asplund, M.; Nordlund, Å.; Trampedach, R.; Allende Prieto, C.; Stein, R. F. Line formation in solar granulation. I. Fe line shapes, shifts and asymmetrie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0-07-01, 359: 729–742 [2022-07-03]. Bibcode:2000A&A...359..729A. ISSN 0004-6361. arXiv:astro-ph/0005320可免费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0). 
  10. ^ Rosenthal, C. S.; Christensen-Dalsgaard, J.; Nordlund, Å.; Stein, R. F.; Trampedach, R. Convec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frequencies of solar oscillation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99-11-01, 351: 689–700 [2022-07-03]. Bibcode:1999A&A...351..689R. ISSN 0004-6361. arXiv:astro-ph/9803206可免费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11. ^ Li, L. H.; Robinson, F. J.; Demarque, P.; Sofia, S.; Guenther, D. B. Inclusion of Turbulence in Solar Modeling.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2-03-10, 567 (2): 1192–1201 [2022-04-12]. Bibcode:2002ApJ...567.1192L. ISSN 0004-637X. arXiv:astro-ph/0109078可免费查阅. doi:10.1086/3383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30) (英语). 
  12. ^ Christensen-Dalsgaard, Jørgen. Helioseismology.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002-11-08, 74 (4): 1073–1129. Bibcode:2002RvMP...74.1073C. ISSN 0034-6861. arXiv:astro-ph/0207403可免费查阅. doi:10.1103/RevModPhys.74.1073 (英语). 
  13. ^ A. Bonanno, H. Schlattl, L. Paternò. The age of the Sun and the relativistic corrections in the EO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2, 390 (3): 1115. Bibcode:2002A&A...390.1115B. arXiv:astro-ph/0204331可免费查阅. doi:10.1051/0004-6361:20020749. 
  14. ^ Bahcall, John. Solar Neutrino Viewgraph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School of Natural Science. [2006-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9).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