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子郭氏祠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丰子郭氏祠堂台湾嘉义县新港乡海瀛村内郭姓居民的祠堂,依其源流又可称为汾阳家庙。郭氏祠堂建于大正4年(1915年)左右,由郭荣、郭前提议建立祠堂,祠堂香火及维护费用来源为郭氏田地的收益。郭氏祠堂的建立,对郭氏族人而言有重要的意义。

沿革[编辑]

海丰子位于台湾嘉义县新港乡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在日治时期隶属于打猫南堡[1]。此地的郭氏家族来自原籍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全(金)锡都郊社勺山边乡人氏,由郭兆阳、郭兆麟二兄弟于清康熙年间率先渡海来台,到嘉义打猫南堡(今嘉义县大林镇明华里)拓垦[2]

1999民国88年921、1022的两次大地震,郭氏祠堂受损严重。因此郭姓族人召开家族会议讨论,经历多次争执,最终达到采取古法的共识。

建筑特色[编辑]

郭氏祠堂其特别之处在于木造结构,木架构为十二架四柱的穿斗式结构。屋脊为马背不同一般祠堂的燕尾脊,正厅墙壁为板壁,圆柱木材为福杉[3]。。

正厅的墙壁为青蓝色,及部分的粉红色,正厅前的柱子上搭配对联。台基为卵石砌,地面以红砖为底,内部共有三间,正堂的墙面由砖砌的花窗及斗砌的砖墙所组成;次间窗户为木直棂方窗,其下为平砌红砖墙[3]

大门门楣上悬挂著“汾阳家庙”的古匾,汾阳为郭氏的堂号。正厅的门联以“汾阳”二字为首:“水无边朗映吾宗积德,春有脚虚开奕世修心”。对联由前清秀才林维朝撰写,修复后,由洪大川书写[3]

参考资料[编辑]

  1. ^ 嘉义县大林镇明华社区发展协会. 嘉義縣大林鎮明華社區農村再生計畫核定本 (PDF). 农村再生历程整合平台. 行政院农委会水土保持局. 2015-04-07 [2022-07-31] (中文(台湾)). [失效链接]
  2. ^ 林德政. 嘉義縣志‧卷三‧住民志 (PDF). 嘉义县政府: 370-371. 2009-12 [2022-07-31]. ISBN 9789860208030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陈, 素云. 關懷新港古厝系列—依依家園景、戀戀古厝情. 新港~微笑的故乡.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