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瘤鼻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瘤鼻鱼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刺尾鱼目 Acanthuriformes
科: 刺尾鱼科 Acanthuridae
属: 鼻鱼属 Naso
种:
瘤鼻鱼 N. tuberosus
二名法
Naso tuberosus

瘤鼻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刺尾鱼亚目刺尾鱼科的其中一个,于1801年由法国博物学家 Bernard Germain de Lacépède首次正式描述,其模式产地为模里西斯。分布于西印度洋区,包括莫三比克模里西斯葛摩塞席尔群岛;中西太平洋澳洲关岛等海域,本鱼体呈椭圆形且侧扁,每个颚骨有30到46颗牙齿,随著鱼的生长,数量会增加,并且这些有锯齿状的尖端。身体深度约为标准长度的2.3至2.7倍,成鱼的身体深度低于亚成鱼。成鱼的头部前部有一个凸出的突起,从未超出嘴部。尾柄两侧各有一对骨板,鱼体整体颜色为灰色[2] ,身体上部有小黑点,胸鳍基部下方和前方有一个大黑点,背鳍硬棘5枚、背鳍软条26-29枚、臀鳍硬棘2枚、臀鳍软条26-28枚,体长可达60公分,栖息在珊瑚礁区,成群活动,以藻类为食。

参考文献[编辑]

  1. ^ Abesamis, R.; Clements, K.D.; Choat, J.H.; et al. Naso tuberos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e.T178003A1517869. doi:10.2305/IUCN.UK.2012.RLTS.T178003A1517869.en可免费查阅. 
  2. ^ Bray, D.J. Naso tuberosus. Fishes of Australia. Museums Victoria. 2020 [29 July 2023]. 

扩展阅读[编辑]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信息:瘤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