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白米山古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米山古坟
类型形状:前方后圆坟
规模:坟丘长90米左右
后圆部分高7.5米
墓室形态:竖穴式石室一座
土圹墓日语土坑墓两座
木棺直葬日语木棺一处
位置日本京都府与谢郡与谢野町字后野小字白米山[1]
建成时间古坟时代前期中叶(约4世纪)
当前用途出土文物:土器碎片
史迹指定:日本国史迹

白米山古坟(日语:白米山古墳しらげやまこふん Shirageyamakofun)是位于日本京都府与谢郡与谢野町后野的一座前方后圆坟,日本国史迹。

概要[编辑]

古坟位于京都府北部,丹后半岛南部加悦谷日语加悦谷东面的丘陵[1][2]昭和初期时,古坟首次被发现[2]。1987年4月15日,古坟获指定为京都府指定史迹[3]。1993年,京都府埋藏文化财调查研究中心对邻接于古坟的白米山北古坟展开考古调查[4],1996年至1999年,加悦町日语加悦町教育委员会对古坟展开范围确认考古调查[1]奈良女子大学则在1998年对邻接于古坟的白米山西古坟群展开考古调查[1]。2002年,古坟获指定为日本国史迹[2]。。

古坟是前方后圆坟,前方部分朝北[2]。坟丘有两层[1][2],长约90米,在加悦谷地区来说仅次于以北约1.5公里外的蛭子山1号坟日语蛭子山古墳(145米)。坟丘斜面有葺石路堤部分则铺有圆形鹅卵石,未见有埴轮[1]。后圆部分中央的墓室内建有竖穴式石室一座、土圹墓日语土坑墓两座和木棺直葬日语木棺一处等等,但是由于尚未展开调查,详情不明[1]

从出土土器等推测,古坟建于古坟时代前期中叶(约4世纪)[1][2]。在丹后地方,被称为“日本海三大古坟”的蛭子山1号坟、神明山古坟日语神明山古墳京丹后市丹后町宫)和网野铫子山古坟日语網野銚子山古墳(京丹后市网野町网野)均建于古坟时代前期后半,均早于本古坟,本古坟建成时乃丹后地方规模最大的古坟,在当时日本全国来说也是数一数二[2]。另外,古坟亦被认为是日本海方面历史最悠久的前方后圆坟[5],对于研究丹后地方的前方后圆坟的影响来说非常重要[2]

规模[编辑]

古坟规模如下[1]

  • 坟丘长:90米
  • 后圆部分:两层。
    • 直径:54米
    • 高:7.5米
  • 前方部分:两层。
    • 宽:32米
    • 高:5米

坟丘的第一层天然地基,第二层为人工加上的盛土[1]

墓室[编辑]

后圆部分坟顶

后圆部分中央的墓室内建有竖穴式石室一座、土圹墓两座和木棺直葬一处等等,但是由于尚未展开调查,详情不明[1]。竖穴式石室横置于坟丘内,长约4米,另有6块天井石[5][2]。在石室周围亦发现了杭列和柱穴日语柱穴[1][2]

另外,在盛土部分发现了竖穴式小石椁两座和石棺日语石棺直葬一处,并未有发现到陪葬品[1],古坟周边建有两座方形周沟墓日语弥生時代の墓制(出土了刀子日语刀子一把),沟内部分则是割竹形木棺日语割竹形木棺直葬一处(出土了一个)、木盖土圹墓一座和土圹墓三座[1]

周边古坟[编辑]

古坟的后圆部分以西的四座古坟被统称为白米山西古坟群[1]。其中1号坟和2号坟在1998年时展开了考古调查[1]。1号坟属于小型方坟。主体部分为割竹形木棺直葬。出土了铁斧一把[1]。而2号坟至4号坟则是半圆形的台状墓。主体部分为割竹形木棺直葬[1]

另外,古坟的前方部分以西是白米山北古坟[4],以东则是白米山东古坟

以上的古坟的入葬者被认为与白米山古坟的入葬者属于同一团体[2]

文化财[编辑]

日本国史迹[编辑]

  • 白米山古坟,2002年3月19日指定[2]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白米山古坟(続古坟) 2002.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白米山古墳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3. ^ 京都府指定・登録等文化財. 京都府教育委员会日语京都府教育委員会. [201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日语). 
  4. ^ 4.0 4.1 白米山北古墳. 京都府埋蔵文化財情報 第50号 (PDF). 京都府埋藏文化财调查研究中心. 1993-12-27 [2018-07-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6-14) (日语). 
  5. ^ 5.0 5.1 白米山古坟(国指定史迹).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