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箔子寮普天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萡子寮普天宫
萡子寮普天宫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云林县四湖乡萡东村118之1号
主神温府千岁
例祭农历九月初一
建立时间乾隆三十年(1765年)

萡子寮普天宫位于台湾云林县四湖乡萡子寮村庄,创庙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庙内供奉温府千岁是村里主要地方民间信仰。庙内还供奉李府千岁张府千岁等十四府王爷。

历史[编辑]

普天宫温府千岁的由来,有两派说法,一说为先民迎奉香火镇境护佑;另一说为乘王船而来,温府千岁在三百多年前(清初西元1644年),由唐山东石永陵,搭乘王船停泊在箔子寮海岸,于农历九月初一清晨(九月一日便成为箔子寮普天宫温府千岁圣诞),由箔子寮渔民捕沙虾时所发现,当时船内有温府千岁神旨牌位及肃函,渔民们合力将王船拖上岸后,回报并邀村民一同至海边迎接王船上之温府千岁回庄安奉。

普天宫创庙于乾隆三十年(西元1765年)。咸丰六年(西元1856年)及光绪二十八年(西元1902年)曾修建庙宇。

后因台湾割让给日本,民国二十六年(西元1937年),在日本皇民化统治下,所有庙宇神像均被拆除烧毁,普天宫诸神像由村民分别收藏奉拜。待台湾光复后,再次集资兴建二进竹庙,迎诸神重回庙府供奉。竹庙因经数次风灾吹袭,无法修复,于民国三十七年(西元1948年)筹暮资金与木材,建造二进宫殿式,民国四十一年(西元1952年)竣工举行庆成大典。民国六十三年(西元1974年)增建前殿,民国七十六年(西元1987年)建造香客大楼与后殿神龛。经过多次修建才有今日之风貌。

事迹[编辑]

民国三十四年(昭和20年,西元1945年),四月初旬,温王爷借乩童起驾嘱咐萡子寮众弟子, 四月十六日 那天必定不可外出,危机将到,这是天机不可泄露,果然真于当日,盟军派机来袭,对萡子寮投下三十馀枚五百k炸弹,及无数机关枪(扫射),每枚炸弹,落在庄中,后均跳出庄外爆炸,庄外弹痕累累,如不是温王爷及列位正神,神威显赫庇佑,箔子寮众弟子,怎能逃过此劫,从此温府千岁之神威远播,信徒谒拜不绝。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