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麦当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高·麦当奴
Michael McDonnell
爵士
 巴勒斯坦托管地首席按察司
任期
1927年 (1927)—1936年10月 (1936-10)
前任汤马士·海克拉夫特
继任哈利·杜拉斯特
个人资料
出生Michael Francis Joseph McDonnell
1882年 (1882)
逝世1956年(73—74岁)
母校剑桥大学圣约翰书院

米高·法兰西斯·祖瑟·麦当奴爵士(英语:Sir Michael Francis Joseph McDonnell CBE;1882年—1956年),爱尔兰裔英国人大英帝国行政官员,反锡安主义者,于1927至1936年间担任巴勒斯坦托管地首席按察司。批评者认为麦当奴是“反犹太主义煽动者”,对托管地犹太人怀有敌意。[1]

教育及职业[编辑]

麦当奴生于伦敦的一个爱尔兰裔天主教家庭,就读于该市圣保罗学校(后来他撰写了该学校及其杰出校友的历史),后在剑桥大学圣约翰书院攻读医学及法律,并担任剑桥大学辩论社主席。在辩论社,麦当奴与其兄声援爱尔兰自治运动。兄弟两人都是女性选举权及女性学生剑桥大学入学权的坚定支持者。

剑桥大学毕业后,麦当奴获内殿律师学院认许为大律师。1908年,他撰写了《爱尔兰与地方自治运动》(Ireland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一书,攻击英国在爱尔兰的政策,并在更多方面对大英帝国提出指责。尽管如此,麦当奴还是在1911年加入了藩政局英语Colonial Service,在英属西非工作了16年。在西非期间,麦当奴曾担任英属黄金海岸助理区域专员、冈比亚裁判官,以及塞拉利昂律政司及署理首席按察司。

在担任巴勒斯坦托管地首席按察司期间,麦当奴强烈仇视犹太裔律政司诺曼·本特威奇。1929年,本特威奇遇刺受伤,后卸任律政司,麦当奴对此表示感到“如释重负”。

退休及离世[编辑]

1936年退休并返回伦敦后,麦当奴开始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运动做宣传工作。他发表了多篇文章,攻击英国在巴勒斯坦地区以色列地)的“亲锡安主义政策”。1939年初充当阿拉伯代表团关于1915至1916年亨利·麦克马洪爵士麦加谢里夫侯赛因·本·阿里之间的通讯的顾问。[2]同年接受英国反犹太主义报章《爱国者》(The Patriot)采访,称英国四千万人口中的三十万犹太人是“英国抗议活动的根源”。

1939年之后,麦当奴不再从事公众及政治事务。1956年(一说1954年),麦当奴离世。

参考[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