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花莲轮
概观
舰种渡轮
舰名出处台华轮
拥有国 日本(1971-1975)
 中华民国台湾)(1975-1983)
拥有者宫崎汽车渡轮(1971-1972)
日本汽车渡轮(1972-1975)
豪华快轮公司(1975-1983)
营运者宫崎汽车渡轮(1971-1972)
日本汽车渡轮(1972-1975)
豪华快轮公司(1975-1983)
注册 日本(1971-1975)
 中华民国台湾)(1975-1983)
母港基隆港(1975-1983)
制造厂日本林兼造船下关造船所
完成1971年12月25日
下水1971年10月7日
结局1983年9月9日因艾伦台风而漂离花莲港后搁浅
现况除役
母港基隆港(1975-1983)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5,909吨
全长118.1米
全宽20.4米
吃水5.7米(满载)
燃料柴油
动力4,650PS柴油引擎2具
最高速度18节

花莲轮(HUA LIEN)是一艘使用于基隆花莲间的渡轮,其前身为日本神户港=细岛港航路的るぴなす日语るぴなす(LUPINUS)渡轮。1975年由台湾的豪华快轮股份有限公司购入,并命名为“花莲轮”,

沿革[编辑]

るぴなす日语るぴなす渡轮由日本林兼造船于1971年6月25日动工建造,同年12月25日竣工。此船原属宫崎汽车渡轮日语宮崎カーフェリー所有,1972年后并入日本汽车渡轮日语マリンエキスプレス

1975年,るぴなす转卖台湾的豪华快轮公司,抵台后命名为“花莲轮”,同年7月15日花莲轮首航典礼,在基隆港第二码头举行,由时任台湾省主席谢东闵主持。晚上由花莲开航,凌晨到基隆;白天再由基隆,开到花莲。因当时苏花公路仍有行车管制,花莲轮可搭载大小汽车共乘,一度为东部带来海运观光热潮。

自1980年台湾铁路管理局北回线通车后,花莲轮不敌竞争,为吸引旅客搭乘靠近海岸行驶,1983年4月19日在花莲港北美仑鼻附近触礁停航。拖回搁浅于南滨海岸,经拍卖欲拖往香港修复途中,遭遇台风沉没。

其他[编辑]

  • 花莲轮登场之初, 曾在电视上大打广告,广告词:“我是海上的璇宫,我是北海的蛟龙。载满一船的欢乐,驶向金色的码头。”

参考资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