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马音内站

坐标39°11′51.4″N 140°24′32.9″E / 39.197611°N 140.409139°E / 39.197611; 140.409139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马音内站
日语名称
西馬音内 – にしもない – NISHIMONAI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秋田县旧·雄胜郡西马音内町日语西馬音内町中野
(现时:雄胜郡羽后町西马音内日语西馬音内中野)
地理坐标39°11′51.4″N 140°24′32.8″E / 39.197611°N 140.409111°E / 39.197611; 140.409111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车站
站台1面1线
历史
启用日期1928年(昭和3年)8月10日
关闭日期1973年(昭和48年)4月1日
邻近车站
上一站 羽后交通 下一站
阿久利子
1.4km
雄胜线
距离汤泽 8.9km
元西马音内
1.9km

西马音内站(日语:西馬音内駅にしもないえき Nishimonai eki */?)是位于秋田县旧·雄胜郡西马音内町日语西馬音内町中野(现时:雄胜郡羽后町西马音内日语西馬音内中野),羽后交通雄胜线铁路车站废站)。

历史[编辑]

  • 1928年(昭和3年)8月10日:雄胜铁道汤泽站至此站之间开通,此站启用[1][2][3][4]
  • 1935年(昭和10年)2月13日:此站至梺站之间开通(雄胜铁道全线开通),此站成为中途车站[1][2][3]
  • 1943年(昭和18年)10月16日:随著执行陆上交通事业调整法日语陸上交通事業調整法而进行公司合并,此站成为横庄铁道车站[2][3]
  • 1944年(昭和19年)6月1日:公司改名为羽后铁道。此线的名称定为雄胜线。使此站成为羽后铁道雄胜线车站[1][2][5]
  • 1947年(昭和22年)
    • 7月23日:当区发生暴雨,使路基和桥脚被损,雄胜线整段暂停营业,此站也暂停营业[3][6]
    • 8月14日:羽后山田站梺站之间重开,此站暂时成为起点站[3][6]
  • 1951年(昭和26年)7月18日:增设讯号机和第二种连动装置,使此站成为列车交会车站[3][7](当天为批准日期[7])。
  • 1952年(昭和27年)2月15日:公司改名为羽后交通。使此站成为羽后交通雄胜线车站[1][2][3][5]
  • 1967年(昭和42年)12月1日:此站至梺站之间废线,此站变回终点站[1][2][3][5]
  • 1970年(昭和45年)10月1日:暂停此站的车载货物起卸业务[7]
  • 1972年(昭和47年)9月14日:为了此站快将废除,缩小了车站规模[7],站舍和月台改建[3][5]
  • 1973年(昭和48年)4月1日:雄胜线废线,此站也被废除[1][2][3][5]

车站构造[编辑]

截至废站前,此站是地面车站,设有1面1线的单式月台。此站设有侧线,在到发线南边设有1线,在南边末端部分设有1条车库线和车库[7]

此站是直营车站[4]。站舍是在站内北边。在临时车站废除的时代,由于该站快将废除,车站规模缩小,把原本的设置拆毁,随后重建临时性月台、站舍和车库[7]。当中,月台使用木板建成,站舍是一座简单的组立式建筑[7]

在站内设备缩小化前,此站设有1面2线的岛式月台。此站至梺站之间废线前,此站可进行列车交会[7]。外侧(南边)是下行本线(梺方向),靠近站舍一方(北边)是上行本线(汤泽方向)[7]。此站设有侧线,在本线靠近汤泽一方设有向北分岔的侧线,通过站舍后,连接站舍东边的货物起卸处,随后与上行本线汇合,该侧线是货物线。下行本线靠近汤泽一方设有向南分岔的2条侧线,连接站内西侧末端的车库(车库1号线、车库2号线)[7]

站舍是在站内西北方,与月台西边斜道之间设有站内平交道连接[7]。站舍是一座两层高的标志性建筑物[7]。月台上安装了悬山顶屋顶上盖[7]。该上盖在车站启用时还未建设[7]

站内设有车库“西马音内电车区”[7]

在1971年(昭和46年)7月20日内燃化后,为了雄胜线准备废除而开始缩小车站规模。在1972年(昭和47年)9月14日,车站向汤泽一方迁移约50米,并且在该处设置了组立式站舍和木制月台[3][5]。旧站舍被拆毁,重建为保龄球场[3][5]。岛式月台和车库被拆毁[7]

关于闭塞废除前的列车交会路签,羽后三轮站至此站之间为“□”,此站至梺站之间为“△”[7]。在1965年(昭和40年)12月8日[4]前的列车交会路签,羽后三轮站至此站之间为“□”,此站至梺站之间为“◇”[7]

在雄胜铁道时代,总部设于此站内[7]

车站周边[编辑]

此站是此线中最大的车站で[8],同时是最多人上下车的中途站[3][5]。此站是雄胜郡羽后町(从前是旧・雄胜郡西马音内町)的中心车站。

现状[编辑]

截至1995年(平成7年),车站遗址变成农协巨福会馆[9]。另外,在该建筑物旁建立了站迹纪念碑[9]。在站前贩卖烧饼的“三浦屋”处保存了车辆的主控制器日语マスター・コントローラー[9]。在1999年(平成11年)也是同样情况。另外,车站遗址处也变成了A Coop日语エーコープ西马音内,该A Coop和JA西马音内(现时:JA小町日语こまち農業協同組合)建筑物之间建立了纪念碑[8]。在该纪念碑前面写上了“雄胜铁道・西马音内站迹”,在旁边写上了开业和废除日期[8]。在巨福会馆后方的路轨遗址变成道路[8]。月台遗址变成食堂[8]。截至2007年(平成19年)5月也是同样情况[3][5]。截至2010年(平成22年),该处建立了新的纪念碑[10]

另外截至1999年(平成11年),车站遗址附近至西马音内小学附近之间的部分路轨遗址变成道路[8]

此外截至1995年(平成7年),在西马音内南边一家名为浅井的农居内,放置了一架已弃置单边犁式除雪车YuKi3形[9]。在2007年(平成19年)5月也是同样情况[3][5]。在2010年(平成22年),虽然该车辆快将崩塌,但是仍然存在[10]

相邻车站[编辑]

羽后交通
雄胜线
阿久利子西马音内元西马音内

注脚[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日本铁道旅行地図帐 全线全駅全廃线 2 东北》(监修:今尾惠介新潮社,2008年6月发行)43页。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新 铁道廃线迹を歩く1 北海道・北东北编》(JTB出版,2010年4月发行)222页。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新 消えた辙 3 东北》(著:寺田裕一,Neko出版,2010年8月发行)30,32-33,36页。
  4. ^ 4.0 4.1 4.2 《私铁の廃线迹を歩くI 北海道・东北编》(著:寺田裕一,JTB出版,2007年9月发行)165页。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私铁の廃线迹を歩くI 北海道・东北编》(著:寺田裕一,JTB出版,2007年9月发行)106-109页。
  6. ^ 6.0 6.1 《RM LIBRARY 52 羽后交通雄胜线》(著:若林宣,Neko出版,2003年11月发行)17页。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RM LIBRARY 52 羽后交通雄胜线》(著:若林宣,Neko出版,2003年11月发行)4,15,19-21,23,27,31,34,38,46页。
  8. ^ 8.0 8.1 8.2 8.3 8.4 8.5 《とうほく廃线纪行》(无明舍出版日语無明舎出版,1999年12月发行)64页。
  9. ^ 9.0 9.1 9.2 9.3 《铁道廃线迹を歩く》(JTB出版,1995年11月发行)37页。
  10. ^ 10.0 10.1 《新 铁道廃线迹を歩く1 北海道・北东北编》(JTB出版,2010年4月发行)200-201页。

相关项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