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上京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辽上京窑辽代窑场,可能是辽晚期官窑。依据出土文物判断,烧制时间在辽道宗大康前后,即1075年至1084年。窑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上京临潢府”故都的皇城之内。该窑出产高质量的白瓷及黑瓷,还烧制极少量的绿釉器物。[1]

产品特点[编辑]

辽上京窑以白釉、黑釉瓷器为主,同时也烧制少量的绿釉陶器。产品工艺特点如下[2]

  • 素胎:白瓷以及黑瓷的胎体质地细腻洁白,大件器物或厚胎者含有少量杂质,呈现带斑点的杂色或灰白色。绿釉陶器的素胎较粗,但是比一般的陶器还是精粹许多。
  • 釉面:白釉纯白,釉层很薄而没有堆脂现象,光泽强而温润;黑釉色黑而闪暗绿,色调沉重温润,釉厚处呈现蜡泪痕或堆脂状,光泽较强,为辽宋时仅见。绿釉为正绿色,浑浊而不透明,光泽较差。

参考资料[编辑]

  1. ^ 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365至36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ISBN 7-5325-3001-9 (简体中文)
  2. ^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314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