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铸造模拟软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铸造模拟软体为一个系统分析软体,应用在铸造的流程当中。一般的模拟软体可以计算出金属汤从铸模中的竖浇道(Sprue)倒入之后,流经过横流道(Runner),最后经过进水口(ingate)进入到铸件当中,金属汤会慢慢的开始填满整个模穴,当整个模穴都填满后,金属汤开始慢慢的冷却凝固,最后变成固态,形成所需要的铸件。

目前主要开发此软体的国家包括: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国家,目前软体的发展趋势朝铸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铸疵、金属流体在模穴中的状态分析-流速、压力、温度,及生产流程最佳化。

铸造工厂目前使用上,在企业经营上可获得的好处有:

  1. 降低生产成本:传统在铸件开发阶段,通常利用试误法来找到生产的最佳工法,但在开发过程中要花费很多的人力时间、材料费用、熔解电力等,故如果利用软体模拟方式,就可以减少前述的成本。
  2. 教育新进人员:现在的铸造厂不太容易找到年轻学子来投入此行业,主要原因有-工作环境不好,高温高污染,再者现场的资深员工较不愿将铸造技术传授给新进员工,所以在没办法学到专业,也没有工作成就感时,就容易提高公司的离职率,此软体可以取代部份现场的技术教学,而且容易表达其原理,让新进人员易于吸收。
  3. 与国际大厂接轨: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家都在积极的发展类似软体,所以在这些国家的铸造厂应用已算相当普遍,铸造业若要继续发展下去,必然要在资讯系统上跟国外厂商接轨,以加速讯息的流通。
  4. 降低废品率(scrap rate):在进入大量生产前,若可以先利用软体进行分析,则可以大大降低进入大量生产时,因为设计上的错误而产生大量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