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戊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戊寅
个人资料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22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1994年)
出生1922年
日治台湾台南州东石郡六脚庄
逝世1994年3月4日(1994岁—03—04)(71—72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嘉义市西区和平柔道馆
运动
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
运动柔道

陈戊寅(1922年—1994年3月4日),台湾嘉义县六脚乡鱼寮村人,柔道家、抗日人物 。

生平[编辑]

1922年,陈戊寅生于北港溪出海口的鱼寮村,幼时常在沙洲溪流奔跑潜游,身体强健。就读小学时,向表兄家中聘请的少林派武师学习拳术,十五、六岁时就已具备成年人的体格。当时台湾教育,学生可在课中学习柔道外,课后包括一般民众也可去武德殿练习,是台湾柔道最蓬勃发展的时刻。1937年,进入嘉义农专(今嘉义大学)就读的他,在武道这科目选择柔道,接受滨田专任老师、嘉义警察署角田教官两人的教导。他五年级时,校方又聘请曾获得日本全国柔道亚军、国家级教练的岩渊佶,因而他柔道突飞猛进,1941年获柔道初段,1942年参加第二十二回全台湾中等学校柔道大会获冠军,毕业前就已柔道三段。他的绝招是多次在北港溪畔沙洲苦练而成的“脚剪”。此外,他也不荒废学业,常在深夜温书。[1]

1942年毕业,陈戊寅报考日本人所举办的海南师范(今海南师范大学)考试,两百多名只录取两名,而他正是一位。1943年得到全海南岛柔道大会冠军。毕业后,先在海南岛当地担任数个月小学教职,后被派任文昌县重兴镇的小学校长。在担任校长时,因不满当地日军的高压统治,1945年3月12日凌晨,与锺韦明、林朝峦、翁森林、巫当白等台湾同胞袭击日军的重兴分遣队,歼灭日人、压制十几名台籍日本兵,然后收集武器弹药,投靠抗日军保安第七团,并担任琼山县[2]县长陈哲的日文秘书参与研究敌情。日军投降后,他在琼山反正集中营被推为总代表。1946年6月返台。[1]

对此段海南岛抗日经历,陈戊寅写诗纪念:“琼州被占苦众生,日敌病狂显兽行,热血难堪终投笔,阵中灭敌建功成。”[1]之后因此事与郭经、翁森林、郭方记等人获干城奖章[3]。返乡后,短期担任嘉义地方法院看守所主任,后在嘉义县东石农业学校(今国立东石高级中学)任体育老师与兼任朴子分局柔道教官[4],共在学校任教约十五年[1]

1952年,提供简国贤在嘉义的生活费的陈克诚曾到东石农校找陈戊寅约十次,在简国贤于1953年被捕后,陈戊寅也差点因叛乱罪受累[5]

在东石农校教职期间,陈戊寅多次参与柔道与国术比赛,如1955年在台北市三军球场获得第一届国术比赛摔角组冠军[6],击败南京国术大赛冠军的刘汉,并因折断了刘汉的腿骨而感到惋惜。1958年亚洲运动会,与柔道四段松村茂也激战,缠斗到时间结束,因分数差输而获亚军。1958年,柔道晋升五段。退休后,在1961年于嘉义市创办和平柔道馆,作诗阐扬:“和平馆义在修身,继往开来育他人,看破红尘在妙理,心如明镜学如仁。”[1]

在武道馆授徒期间,陈戊寅逐渐退居幕后,扮演起裁判与教练,但依然会参与比赛,如1965年得巴西世界柔道锦标赛重量级选拔赛第一名。1968年,柔道六段。1979年获国际A级柔道裁判。1986年,柔道七段,数年后在1990年晋升八段。除柔道外,他也会投镖、吹箭九节鞭冷兵器,在1980年全台国术比赛兵器组得表演第一名;也写书法,作品有登录在第四十五回的大日本书芸院展作品集。[1]

1992年8月,陈戊寅重返海南岛作怀念之旅。1994年3月4日清晨,他因心肌梗塞于自家的道馆去世,前一天下午还穿著道服指导学生与写书法送给日本友人。去世后追赠柔道九段、以及教育部的国光体育奖章[1]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黄武雄、黄国恩、陈福士、吕耀宗. 〈和平館戊寅仙—陳戊寅〉. 《臺灣百年體育人物誌》 第一辑. 台湾: 台湾身体文化学会. 2006-07. ISBN 9868089913 (中文(台湾)). 
  2. ^ 海南抗战卅周年纪念会. 《海南抗戰紀要》. 台湾: 文海出版社,. 1980 (中文(台湾)). 
  3. ^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 第3卷. 台湾: 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 1971 (中文(台湾)). 
  4. ^ 黄沧浪. 《柔道格式的研究》. 台湾: 前锋出版社. 1958 (中文(台湾)). 
  5. ^ 欧素瑛. 〈演劇與政治:簡國賢的戲夢人生〉. 《台湾学研究》 (台湾: 国立台湾图书馆). 2013-12, (第16期) (中文(台湾)). 
  6. ^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 第1卷. 台湾: 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 1971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