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境天后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祖境天后宫
马祖境天后宫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福建省连江县南竿乡马祖村4之1号
坐标26°09′30″N 119°55′06″E / 26.158375°N 119.918268°E / 26.158375; 119.918268坐标26°09′30″N 119°55′06″E / 26.158375°N 119.918268°E / 26.158375; 119.918268
主神妈祖
建立时间西元1943年
地图
地图

马祖境天后宫,又称马港天后宫南竿妈祖庙,是位于中华民国福建省连江县南竿乡妈祖庙,在马祖港旁面向大海,信仰者众、香火鼎盛,是马祖地区重要的信仰中心。正殿有“妈祖灵穴”,当地人咸信为妈祖墓穴所在。

来由[编辑]

马祖南竿乡妈祖宗教园区之妈祖巨神像

马祖列岛因马祖澳的天后宫而得名,马祖澳位于南竿西侧,早在宋朝时就有人在此居留,在这里曾采集到宋朝瓷片。“三山志”也记载南竿为“上竿塘”,至明清时代才改为南竿塘。清道光年间鸦片战争后,福州开放口岸通商,由于马祖村天后宫位于闽江口外航运要道,具有航标作用。清光绪二十年,英国海军海图官局,将马港天后宫测绘在南竿的地图上,那时即称南竿岛为“马祖”岛,这是文献上最早出现“马祖”岛的地名,可见马祖地名与天后宫有著密切的关系。

南竿马祖村居民口耳相传,妈祖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卒于宋太宗雍熙四年,五岁时能诵《观音经》,与神佛解下宿缘,长大后能通悟秘法,预知福祸,为乡民驱邪祛病,极受里人爱戴,她经常乘船渡海,云游岛屿间,凭著其神通与一身好水性,在海上多次拯救遇难渔民和商旅,被人们称呼为“神女”或“龙女”,有一次暴风雨天其父兄出海捕鱼未归,她便投海救父,却不幸遭恶浪吞噬,尸身漂至村内澳口,后经居民发现后拾起安葬,民众为感其孝心,以雕刻凤纹的石棺厚葬。妈祖生前为善人间,又得地灵之利,于农历九月初九在此羽化升天。明朝时,妈祖受封为天妃;清康熙时晋封为天后,也就是天上圣母的别称;因此,供奉妈祖的庙便命名为天后宫。

早年庙貌陈旧,民国32年和平救国军司令张逸舟曾督饬重建,后又经多次整修。现为宫殿式建筑,整体庄严,并且结合两岸三地工匠共同完成,雕梁画栋、精致堂皇。本庙曾举办全县无数场大型信仰文化活动,并经常与两岸三地各天后宫往来会香,是马祖香火最旺的庙宇。每年妈祖农历生日时,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及绕境活动,当晚灯火通明,鞭炮声不绝于耳,庙会气氛浓厚。


传奇[编辑]

妈祖灵穴[编辑]

妈祖墓穴是灵气聚集所在,稍有人为干扰或毁损意图,妈祖立刻显灵阻止,据说民国五十二年,国军部队进驻庙内办理伙食,不慎将庙一隅烧毁,为平息乡民众怒,军方允诺协建,施工至铺地砖时,因工兵不敬任意将地砖铺盖于墓石之上;次日,上工时竟然发现墓石上地砖皆支离破碎,其馀地面完好如初。经掷茭请示,妈祖示意:“不得改变原貌”。至民国九十年重建天后宫时,工人惟恐伤及圣物,欲暂时搬移原址,正用电钻钻地时,不料钢硬无比的钻头突然断裂,厂商掷茭请示妈祖后得知:“此乃灵穴不可更动”。当大庙落成,进行墓石彩绘时,任何材质的涂漆,皆难以著色,再经妈祖谕示:“墓石凤雕图样保持原色”。庙方乃顺妈祖谕旨保持原样,以强化玻璃罩盖灵石,并立碑记以示妈祖崇德。


妈祖火[编辑]

马祖先民因渔船设备不如现今先进,出海捕鱼若遇暴风雨或迷航则危机重重。相传在遇暴风雨前夕,或是在海中迷航时,能见一团火球指引渔民返回港口,先民咸谓妈祖显灵 ,称为“妈祖火”[1],也称“妈祖灯”。

祀神[编辑]

马祖土地有限,所建庙宇多为一大殿形式,神龛多为一字排开皆面朝外,不像台湾庙宇设有前殿、后殿、左厢、右厢等空间。主神龛前多立有左右护法神及其香案。

祀典[编辑]

该庙重大祭祀典礼有:

特色[编辑]

  • 该庙拥有世界唯一妈祖得道升天灵穴。
  • 登山家李小石攀登喜马拉雅山圣母峰所背著的妈祖圣像供在本宫正殿,时人谓之“登上圣母峰的圣母”。
  • 妈祖宗教园区建有台湾最高石造妈祖巨神像

周边[编辑]

  • 妈祖宗教园区:建有妈祖巨神像,高28.8公尺。
  • 马祖港
  • 马祖剑碑
  • 连江县立中正国中小

参照[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馬祖境天后宮. [2017-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