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高登讨论区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我对这条目的基本看法及原则[编辑]

  • 1. 这条目是绝对有必要保留,因为高登讨论区对香港网上次文化影响很大,特别与Kuso这概念有所关连。
  • 2. 现时这条目资料很残缺不全,至少Dr. Jim年代的史料,需要补充
  • 3. 对政治存有误解这些字,很明显违反中立原则,我尝试改写一下
  • 4. 必须提醒是,硬胶这个字有粗口含意,需要进一步讨论如何讨论属粗口代用字的流行用语。

--Martinoei 20:13 2005年8月18日 (UTC)

!请注意![编辑]

请注意,对于这个,应该抱有宽容、严谨的态度,而不是随便的排斥在Wiki之外,这样才能保证WIki的中立性。--翔风Kirua 15:14 2005年6月9日 (UTC)

这个条目其实是被恶意破坏的[编辑]

关于高登讨论区这个条目,最初是我从英文版本翻译过来的…… 基本上我已经用了最中立的文字负责编写……一个粗口用字都没有(除了引用部分)…… 但是后来不停有人修改这个条目,导致粗口汎滥……这不是我本人的问题…… 这个条目,我个人认为还是可以保留的,不过可能随时要加上保护而已……--翔风Kirua有事找我*^-^* 06:28 2005年6月30日 (UTC)

文章的中立性受质疑[编辑]

"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参与了2003年和2004年七一游行,然而他们对政治存有误解,经常与爱国人士发生斗争情况。"–是否对政治存有误解是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应该修改此句的大意,以保持本百科全书的中立性。

对引用资料的补充[编辑]

因为香港网路大典,充斥著对他人恶意人身攻击,网站管理以至成立目的都立心不良。因此,本人删除有关连结。--Martinoei 10:28 2006年4月11日 (UTC)

同意Martinoei部分观点,此连结不太适合放于条目中,但香港网路大典当中的内容亦非完全没有价值,如当中对高登历史在DrJim 时代的记述,便能补充维基百科中的遗漏。经Martinoei一言,个人同意此连结不应放于条目中,但认为此连结应放在讨论页,方便维基人参考,以编写维基百科中高登讨论区的历史。银狐 14:29 2006年4月11日 (UTC)
香港网路大典并不是百分百垃圾,只是垃圾充斥,如果要放连结,只好是像你般,个别去放。长远而言,是应该成立一个认真遵照维基精神的who's who或网络文化Wiki,而不是像香港网络大典般,立心人身攻击,这根本已是滥用维基技术。--Martinoei 17:29 2006年4月11日 (UTC)
我赞成你现在的删除方式,删除,并提出原因,这样要好一些.--用心阁(对话页) 14:47 2006年4月11日 (UTC)
如果大家认为这套删除方式,或保留连结于讨论页方式可以接受,倒不如就写成一套指引,这是防止中文维基变垃圾岗的方法。--Martinoei 17:29 2006年4月11日 (UTC)
目前正缺乏一套完整的指引,更完整的指引可灭少不少不必要的争执。银狐 11:24 2006年4月12日 (UTC)
赞同。至少要告诉别人删除的原因,这样才不会看作破坏而回退,可以在这里讨论该连接是不是应该放,然后再修改条目页面。谢谢Martinoei的改变。--用心阁(对话页) 12:14 2006年4月12日 (UTC)
这不是我的改变,而是很多针对我的人,摆明是破坏,不怀好意。你看用帐户和IP用户的分别就清楚。--Martinoei 13:17 2006年4月12日 (UTC)

这个条目的问题[编辑]

  • 没有reference
  • 没有图片

香港网路大典就有很多的资料我们可以使用, 但是我们使用的同时, 必须中立化. http://evchk.wikia.com/wiki/%E9%AB%98%E7%99%BB%E8%A8%8E%E8%AB%96%E5%8D%80 --PowerY (留言) 2009年11月26日 (四) 06:39 (UTC)[回复]

页底放上“高登侠”的图片有何意义?[编辑]

1) 那“高登侠”对高登的代表性极低
2) 只打上“Golden”一词,同时没有其它注解,完全不明其意义。

内容有中立问题并请加以修改[编辑]

根据维基百科的理念,中立是群体中重要的一环,本条目的中立性太过偏离, 请作者或其他编缉者加以改进! --维基质量提督员 EveryDayMood 2018年3月7日 (三) 03:34 (UTC)[回复]

拨乱反正 回归教育初心 行稳致远 不辱教育使命[编辑]

香港通识科问题多多,一直被教育界诟病,学界呼吁改革嘅呼声不断。3月31号,香港课程发展议会通过高中四个核心科目嘅优化方案,当中通识教育科改名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以香港、国家和当代世界三个主题为核心内容。改动后嘅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将更加重视培养学生正面价值观、积极态度和国民身份认同,学习国家发展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基本法》),透过涉及香港、国家和全球发展嘅课题,拓宽学生嘅国际视野,培养明辨慎思嘅能力。教育局亦会提供内地考察嘅机会,让学生认识国情和国家发展。香港课程发展议会耗费近三年时间广泛谘询各方意见与建议,最终确定改革方案回应各界期望,获得社会广泛支持。 众所周知,香港现行通识教育科课程开放富弹性,随著近年来香港社会日益政治化,通识科更系加剧“异化”,沦为“黄师”嘅“洗脑”利器,为人诟病之处包括:过多时事讨论,过份聚焦于政治议题;凡事倾向批判或反对嘅态度,忽视咗基本事实而审慎思考判断嘅原则。因通识科唔设教科书评审,为别有用心嘅“黄师”开方便之门,以所谓关心时事、政治等口号作幌子进行政治宣传,灌输过激以至暴力违法思想。通识教育科课程推行逾十年,上述课程内容、教学策略,以至评估考核嘅问题,都有恶化嘅趋势。修例风波中,数以千计嘅学生被捕,部分人员更公然鼓吹“港独”,只因佢哋受到“违法达义”“暴力抗争”等口号煽惑,沦为乱港黑暴人员嘅棋子。香港高中通识科异化问题严重,改革势在必行。 对于有团体及个别人士无视通识教育科多年嚟出现嘅异化问题,唔单止冇提出具体改善建议,反而以立场先行,一向以既定立场诠释课程,误导视听,将为学生福祉而进行嘅课程改革一再政治化,以情绪化字眼一再抺黑呢次教改,肆意挑拨教师与政府嘅互信,其阴险用心注定唔会得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哋相信通过香港教育界持之以恒嘅修订完善,定能回复通识教育科嘅初心,令新课改裨益香港学子,为学生成长创造空间,令佢哋各展所长!──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烤烤火腿讨论贡献)于2021年4月1日 (四) 10:34 (UTC)加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