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Ccw0955/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雌激素之中最重要的雌二醇

雌激素[编辑]

雌激素(英语:estrogen)是一类主要的女性荷尔蒙,包括雌酮雌二醇等,而雌二醇是最重要的雌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少量由肾上腺皮质,乳房分泌。怀孕时,胎盘也可大量分泌。男性的睾丸也会分泌少量。

台湾雌激素管制[编辑]

雌激素能有效治疗秃头、掉发和内分泌调整等医学药理功能,因此台湾卫福部在1986年(民国75年)核发了第一张雌激素的含药化妆品证号,有此号才能在广告宣称有医学疗效。(合法使用雌激素厂商名单连结)
欧美国家为了管制雌激素滥用的问题,进行分级。而台湾卫福部跟进后,公告了以下的法规,将雌激素从药用化妆品升级成药品进行管制。

现行法规:自2016年2月19日起禁止制造及输入,2016年5月1日起,凡含有此类成分之化妆品,禁止贩卖、供应或意图贩卖、供应而陈列。

雌激素致癌风险[编辑]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所有报告文献与报告中,雌激素治疗有致癌疑虑只有三种可能:

  1. 未依照医生指示乱服'避孕药(内含高浓度雌激素)。
  2. 为了治疗停经后妇女更年期使用单一雌激素处方连续5年以上。
  3. 为了治疗停经后妇女更年期使用雌激素+黄体素处方连续5年以上。

雌激素缺乏风险[编辑]

阿兹海默症[编辑]

在导致阿兹海默症(曾用名“早老性痴呆”)的众多病因中,除血管因素(如脑卒中)外,缺乏雌激素已被发现是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进一步发现,此病在绝经过早的女性身上的发生机会远远超过绝经晚的女性。而在美国,给绝经后的妇女补充雌激素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竟奇迹般地下降了54%。一些研究还证实,雌激素确能改善脑血流量,保护脑神经元和修复受损的神经元,这对于一个已步入老龄化的社会具有极大的意义。

牙齿脱落[编辑]

牙齿脱落的发生也与骨质疏松异曲同工。 90年代起,美国对几千外妇女进行了连续12年的观察,发现雌激素缺乏的女性落齿率高,而补充雌激素者落齿率明显下降。平均每使用4.2年雌激素,就可多保留一颗牙齿。另对80岁老妇进行的研究发现,补充雌激素者比不补充者平均多3.6颗牙,雌激素的保牙作用显而易见。

弱视失明危机[编辑]

白内障、视网膜黄斑变性是眼科门诊中就诊率极高的疾病,在老年女性中的发生率更明显增高,其恶果即是弱视和失明。研究表明,65岁以上女性若补充雌激素,白内障发生率将明显低于不补充雌激素者。有趣的是,月经初潮较迟者白内障的发生率也比一般女性高。此外,绝经后,女性视网膜黄斑变性的危险度迅速上升,在75岁以上女性中的发生率比男性高1倍以上。

子宫萎缩[编辑]

子宫随雌激素水平的增高而保持著丰满,其外形像梨子。进入更年期后,随雌激素水平的逐渐下降,子宫开始萎缩,绝经十几年后,一些女性的子宫竟可缩小到拇指般大。一些放环女性在绝经后未及时取出节育环,往往会因此出现相应症状。子宫从经量、经期紊乱开始,最终以绝经而告终,妇女的生育能力到此画上了句号。

外阴萎缩[编辑]

随著青春发育,在雌激素作用下,外阴部位明显丰满,分泌物增多,加上处女膜的存在,起到了​​保护内生殖道的作用。更年期后,尤其接近绝经期时,外阴的萎缩日趋明显,水分减少,弹性变差,外阴不再饱满,分泌物减少,走路时在内裤的摩擦下,外阴容易受损而发炎。由于阴道口不再紧闭,形成菱形的豁口,阴道炎就在所难免。绝经后,这些症状更甚,因外阴炎造成的外阴瘙痒症更为常见。

阴道萎缩[编辑]

一旦青春发育,阴道就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尤其在婚后性的刺激下,阴道迅速变宽、变长,弹性变强,皱褶变多,分泌物增多,抵抗力增强,这均归功于雌激素。进入更年期后,阴道弹性、分泌物量、抵抗力等均明显下降,容易引起损伤。阴道从正常的酸性转化为中性,自洁作用消失,阴道炎就随之而来。干燥的阴道还会造成性生活疼痛,甚至少量出血。

乳房萎缩[编辑]

青春期后,女性乳房像子宫内膜那样,每月一次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在排卵期(释放出最高浓度雌激素)最为明显。女性的乳房发育大小及丰满情况常取决于雌激素的水平。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乳房萎缩,使乳房下垂、乳头向下,影响女性美。

骨质疏松[编辑]

雌激素参与女性骨骼的形成,将钙纳入骨中,骨骼坚硬度随之上升。反之,当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逆向的变化,骨骼中的钙逐渐流失,以绝经后1~7年的流失速度最快,每年流失达2%~3%,高的甚至可达71% 。骨钙流失的结果是导致骨质疏松,骨折也就在所难免了。有的年轻人因种种原因切除了双侧卵巢,次年骨密度竟下降了10%,这是最好的佐证。

类型[编辑]

类固醇[编辑]

存在女性的天然雌激素有雌酮(estrone, E1)、雌二醇(estradiol, E2)、雌三醇(estriol, E3),在循环系统分别占有10-20%、10-30%、60-80%。虽然雌三醇是含量最丰富的,但却是作用最弱的雌激素,雌二醇的效力约是雌三醇的80倍。对于处在月经初潮到更年期前这段期间的未怀孕女性,雌二醇是最重要的雌激素。然而,对于怀孕女性,重要角色就转换到雌三醇;而雌酮是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主要形式。还有另外一个雌激素,estetrol(E4),只有在怀孕的时候才会出现。所有不同型态的雌激素都是芳香酶(aromatase)转换雄激素而成,特别是睾酮(testosterone)和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 普立马(Premarin),为常用的雌激素药物,是从怀孕的母马取得。它含有类固醇型式的雌激素,equilin和equilenin。

非类固醇[编辑]

许多天然和合成的物质已经被确定拥有雌激素活性。

生物合成[编辑]

雌激素主要是由卵巢黄体胎盘制造。滤泡刺激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刺激卵巢的颗粒性细胞(Granulosa cells)合成雌激素。少量的雌激素也经由其他组织合成,如肝、肾上腺、乳房,这些少量的雌激素对于更年期女性尤其重要。另外,脂肪细胞也生产雌激素[来源请求]。合成雌激素是从卵巢内膜细胞开始,将胆固醇合成雄烯二醇。雄烯二醇有中等的雌激素活性,会穿或基底膜到达颗粒性细胞,接著会被转换成雌酮雌二醇。雌二酮的浓度随著月经周期而有高低起伏,只有在排卵前才会有高浓度。

代谢[编辑]

肝脏可以代谢雌激素,尤其是雌激素酮。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下降,血中雌激素浓度上升,呈现肝掌蜘蛛痣等症状。

作用[编辑]

雌激素在儿童期只有少量分泌;青春期后会大量增加,促进女性第一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

  • 女性生殖系统:雌激素促进输卵管、子宫、阴道与女阴增大,阴道增厚,以及最重要的子宫内膜增厚。
  • 乳房:雌激素可使脂肪堆积在乳房。但对于制造乳汁的乳房小叶和小泡无太大影响。无法将乳房完全转化为乳汁的制造器官。此外,高剂量的动情素医学上可以做为退乳针,利用负回馈机制进行抑制。
  • 骨骼:雌激素会使女性在青春期快速长高,而且早几年停止长高。
  • 脂肪:雌激素会使得皮下脂肪积量增加,并且使脂肪堆积在乳房与臀部。
  • 血管:雌激素会使小动脉扩张,过度扩张的浅表小动脉呈现肝掌蜘蛛痣等症状。

浓度[编辑]

雌激素与其他几种荷尔蒙会在月经周期中周期变化。

世系图

卵巢滤泡会分泌雌激素。在滤泡未成熟时,雌激素浓度低,也会抑制另外几个器官的激素,彼此有负回馈反应。等到滤泡逐渐成熟,雌激素增加,并且与另外几种激素会变成正回馈反应。排卵之后,滤泡转化成黄体,继续分泌雌激素。如果没有怀孕,这雌激素与黄体素的浓度达到一个高峰时会产生负回馈的作用,恢复为低浓度,进入下一个月经周期。

如果有怀孕,则黄体素与雌激素会继续维持高浓度。

医药应用[编辑]

口服避孕药[编辑]

雌激素会产生负回馈,减少循环中FSH和LH的浓度。大多数的避孕药都含有合成的雌激素,通常会加上合成的黄体素(progestin)。 男性体内的使LH浓度减少的负回馈也是由雌二醇产生,并非睾酮。

贺尔蒙补充疗法[编辑]

有越来越多的文章讨论赫尔蒙疗法,给予更年期妇女雌激素跟其他激素来预防骨质酥松症(osteoporosis)和其他的更年期症状,如热潮红(Hot flashes)、阴道干涩(vaginal dryness)、压力性尿失禁(urinary stress incontinence)、怕冷(chilly sensations)、头晕、疲劳、烦躁、出汗。对于更年期开始后三年内开始服用雌激素5-10年的女性,可以减少50-70%脊椎,手腕,臀部骨折,还有增加脊椎骨密度约5%。 在将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s的危险性厘清之前,标准治疗是0.625 mg/day的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s(如,普马林),然而,用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s治疗有相当的风险。根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对于更年期女性服用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s的研究,口服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s做为赫尔蒙补充疗法会增加血液凝集的风险。WHI的研究是用高口服剂量的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s(普力马与醋酸甲孕酮作程的培美安)

前列腺癌[编辑]

在某些情况下,雌激素可以用来治疗前列腺癌。

其他[编辑]

在人类和小鼠,雌激素会促进伤口愈合。 雌激素曾经拿来帮助长的过高的女性,减缓生长速度。 最近在进行的实验有用雌激素来治疗有暴食症的患者,这种疾病可能跟大脑中的贺尔蒙失调有关。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雌激素是个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外伤性肝损伤。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 卫福部公文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报告

书籍[编辑]

  • 盖统生理学,sixth edition,华杏出版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