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O-ring/sandbox/三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年之丧

斩衰三年

齐衰三年

宰予问三年之丧[编辑]

以日易月[编辑]

遵照古代礼制:[1] 帝王驾崩时,太子继位须服丧三年,然而如此对民间的生产有深远影响;汉文帝遗诏有感重服扰民伤生,改制为三十六日即释服,称“以日易月”。后世历代帝王因而沿用此制,遂无三年之丧,明代帝王三日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2]

汉文帝后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
七年夏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万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馀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惧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其奚哀念之有!” “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跣;绖带毋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民哭临宫殿中;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临;已下棺,服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者,纤七日,释服。他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乙巳,葬霸陵。
班固汉书·文帝纪·卷四》

民间信仰[编辑]

绢本著色十王像《三年五道转轮王》,陆忠渊笔

参考文献[编辑]

  1. ^ 礼记·王制》:“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之丧,三月不从政。将徙于诸侯,三月不从政。自诸侯来徙家,期不从政。”
  2. ^ 张红星. 我国古代服丧日期漫谈. 团结报. 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