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专题讨论:朝代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个WikiProject是否可以套用Wikipedia:WikiProject国家的格式?--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17:09 2004年10月11日 (UTC)

朝代[编辑]

似乎只适用于中国朝代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4日 (一) 14:34 (UTC)[回复]

信息框模板[编辑]

建议所有朝代条目,包括中国朝代条目,统一使用{{Infobox Former Country}}信息框。现在这个信息框真是简陋至极,而且根本不是“模板”,只能算是格式,维护和升级起来都十分麻烦。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放着完善的{{Infobox Former Country}}不用,而要选择这样一个所谓的“模板”。--Patvoiiage留言2013年5月23日 (四) 06:31 (UTC)[回复]

确立中国朝代条目的格式[编辑]

之前写中国朝代条目,大致上都依照Wikipedia:朝代专题,其目的希望各朝代架构大致一样,维持整体性,例如周朝五代十国三国。但是隔一阵子就会出现架构大改,例如明朝清朝,或是过度分章节(过度分章节才是对的?)。所以是否有人愿意与我讨论并制定合适的格式吗? 之后依此格式推行到各个中国朝代上,并且希望不要再大改架构了。--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7年6月17日 (六) 16:55 (UTC)[回复]

8建筑及工程

9识字率及教育

10文学及书籍

11宗教

12文化 12.1哲学思想 12.2西学

13科学及技术

14日常生活 14.1城市民居及乡村生活 14.2饮食 14.3衣著服饰 14.4戏剧

15艺术 15.1书法 15.2绘画

  • (!)意见,@葉又嘉:只是我不知道为何要这样改,@Dr.Koo:明朝格式是您修改的吗? 如果没有异议,我会找时间修正--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7年6月19日 (一) 16:17 (UTC)[回复]
  • (!)意见:1、建议在条目架构上保留一定的弹性,因为四五千年来中国历朝的变化不小,三代和明清用同样的架构,恐多有不便。2、明朝、清朝条目现有分节逻辑不清,内容杂沓,篇章详略不平衡。若不整理,可能会被降格为优良条目(甚至乙级)。--如沐西风留言2017年6月19日 (一) 16:27 (UTC)[回复]
  • (!)意见:我有点疑惑不解,为什么你们这么顽固?有标准化的信息框模板放着不用,为什么非要在条目中直接使用raw表格?这都十几年前的老黄历了。用这种格式只会增加后期维护的难度。费尽一番心血想统一所有地理类条目的信息框模板格式,结果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我也很痛心。不要跟我扯什么原创研究,英语版和大多数外语版都这么用,也没见过出啥问题啊。我还是希望能全面改用信息框模板,当然,数个政权并存的条目可以例外。--Dabao qian留言2017年6月24日 (六) 01:33 (UTC)[回复]
    • (!)意见,这是历史类条目,不是地理类条目,不要无限套。你想统一麻烦先统一周朝诸侯国列表那堆国家,他们都用先周诸侯国格式,也不是用你的格式阿。
    • 而且我也要维护中国朝代条目格式的统一性,不能因为你想统一"所有地理类条目的信息框模板格式"就牺牲中国朝代条目格式的统一性。
    • “我还是希望能全面改用信息框模板,当然,数个政权并存的条目可以例外。”就是因为没有顾虑到多个国家在一个朝代的状况,所以就不能导入到中国朝代条目格式。没有考虑好所有状况的新东西根本不如老东西实用。
    • 外语维基百科怎么搞是他们的事,他们有想让中国朝代条目都获得特色吗? 那这样英文版的中国朝代模板和中文版不一样,所以中文版也要改成英文版的?
    • 我最终希望中国朝代条目都可以获得特色,所以有一堆都是其他维基人与我辛辛苦苦写才陆续得到特色的。你想要改,也找人讨论一下吧?
    • --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7年6月24日 (六) 15:31 (UTC)[回复]
    • (!)意见:而且你说用旧的格式会有维护问题,那三国五代十国这些条目不就会“增加后期维护的难度”? 可是我遇到的都是请补充条目段落的来源出处,根本没有什么维护难度的问题。而且请问要维护什么东西,补齐来源出处、修正条目错误、出现新史料论点而更新内容,这些才是维护条目吧--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7年6月24日 (六) 15:46 (UTC)[回复]

条目状态表[编辑]

中国历史朝代条目状态表
时期 朝代 简介
史前 初级条目史前 初级条目传说 乙级条目夏朝 考古与传说时期。只能从考据学与古书推测这段历史,主要有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与范围较小的辽河文明。
上古 乙级条目商朝 特色条目(2017年6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周朝 乙级条目春秋 乙级条目战国 上古多元民族时期。又称先秦史,从可考据的信史开始到出现统一的国家为止,华夏族与东夷族、苗蛮族、百越族、戎狄等各夷族融合,逐渐演进成汉族。由部落城邦的区域联盟、王国与诸侯国的封建体制演变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汉新 特色条目(2013年11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秦朝 乙级条目汉朝 特色条目(2013年9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新朝 第一中古帝国时期。中央集权国家逐渐强大,抗衡匈奴等四夷,并且对外发展、互通有无。文化上逐渐凝聚成汉族,先秦思想也先后发展成道、法、儒与阴阳家等大派。
魏晋南北朝 特色条目(2017年7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三国 特色条目(2007年9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晋朝 特色条目(2007年12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十六国 特色条目(2010年9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南北朝 外族与汉族融合时期。统一王朝分裂,外族入侵,最后形成胡人与汉人相处的北方、侨居与土著相处的南方。政治混乱,文化被破坏,大量汉族南迁,思想转变成玄、佛、道(道教)、儒等学说。
隋唐五代 特色条目(2017年7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隋朝 特色条目(2013年1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唐朝 特色条目(2012年3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五代 第二中古帝国时期。胡汉融合的统一王朝国力强大,周边国家先后服从或学习,王朝本身兼容各国文化与民族。到后期受吐蕃、大食等强敌与内部外族的挑战,以及国内军阀割据而衰退。文化更加发达,儒、佛、道三派共存。
宋辽金夏 特色条目(2017年7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辽朝 乙级条目宋朝 特色条目(2011年12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西夏 特色条目(2011年10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金朝 多元民族竞争时期。国家统一军阀并再建立,经济力也大为提升。由于顾忌军队叛变,所以用经济力量对付外族。文化也由儒学演化成理学。周边民族将汉文化与自身文化融合,发展出军事、政治强盛的国家。
元明清 特色条目(2011年8月)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元朝 特色条目(2011年6月)明朝 特色条目(2011年5月)清朝 近代专制帝国时期。多民族帝国,朝代之间的分裂期不长,外族有机会统一中国。中央政府强大、体制完善且力求稳定,帝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兴盛。加强控制思想、文化发展稍有局限。疆域广阔、形成朝贡体制。帝国到晚期逐渐笨重、陈腐、昏庸,未能改革成功,最后受到外族挑战或人民起事而灭国。
现代 优良条目(2015年7月)民国 丙级条目共和国 现代主权国家时期。朝贡体制破灭、进入条约体制,成为国际成员,易受世界局势影响。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受外来冲击与融合,现在分裂成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 :表示使用朝代格式且有定期关注与修正,没加挂表示格式与内容已经被特定人士异质化,无法维护正确性。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Jason22对话贡献)于2020年6月20日 (六) 01:11 (UTC)加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