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歷史年表 (1842年—1862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期 事件 簡述
1842年8月29日 南京條約》簽訂 中英《南京條約》規定上海寧波福州廈門以及廣州這五處開闢為對外通商口岸(簡稱「五口」),英國人可以在這五處居住和經商。
1843年11月17日 首任英國駐滬領事巴富爾抵達上海 英國駐滬領事的到任意味着上海自此正式開埠。
1844年7月13日 望廈條約》簽訂 中美訂立的這份合約的內容參照了中英《南京條約》。
1844年10月24日 黃埔條約》簽訂 中法訂立的這份合約的內容同樣也參照了中英《南京條約》。
1845年11月29日 第一次土地章程(也稱「地皮章程」)出台 這份土地章程被視為上海租界存在和運作的依據法理,由上海道台和英國駐滬領事共同商定,其要旨在於華洋隔離居住的政策,並定出了英國人居住地的範圍。
1846年 道路碼頭委員會成立 外國人在上海成立的第一個組織,主要解決租界內部道路建設等問題,是工部局的雛形。
1848年11月27日 英租界第一次擴充 北界擴充至蘇州河,西界擴充至周涇浜。(今西藏路)
1849年4月6日 法租界成立  
1853年4月12日 上海租地西人大會通過組織義勇隊的決議 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波及上海,為了維護租界的安全,租界內的外國人在英、法、美三國領事的倡導下自發組織了義勇隊,這是外國人在上海的第一支武裝隊伍。
1853年9月7日 小刀會占領上海縣城 燒毀了上海縣衙和海關等處,殺了上海知縣,囚禁了上海道台。
1854年4月4日 泥城浜之戰 清軍企圖通過租界進攻占領縣城的小刀會起義軍,保持中立的租界方在英、美海軍的協助下以武力強行阻止清軍過界。
1854年7月11日 第二次土地章程出台

工部局成立

 
1855年2月17日 小刀會退出上海縣城  
1858年1月26日 天津條約》簽訂 至此鴉片買賣合法化,上海逐漸成為了當時中國最主要的鴉片輸入港。
1860年8月17日 太平天國起義軍首次攻打上海  
1862年1月11日 太平天國起義軍第二次攻打上海  
1862年5月1日 上海法租界公董局成立 為了保全上海法租界的獨立性,法國駐滬領事愛棠宣布法租界退出工部局,代之以上海法租界公董局。
1862年8月 太平天國起義軍第三次攻打上海  
1862年11月 上海自由市計劃 由在滬外國商人提出,主要內容是將上海劃為自由的貿易性都市,不受制於任何國家和個人。此項計劃由各國領事報呈各國駐中國的公使,最後被各國公使以不得干涉中國內政為由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