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上海市第十中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海市第十中學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黃浦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學校於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由蘇本喦等五姐妹創辦,當時名為民立女子中學堂。校址當時位於老西門外白雲觀附近的源壽里。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上海縣拆除上海城牆後,民立女子中學堂搬遷至南市文廟路,校名更名為民立女子中學。1934年4月,民立女子中學校董事會改組,蘇氏姐妹離校,童行白出任校長。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民立女子中學數次搬遷地址。第二次中日戰爭結束後,民立女子中學回到文廟路原址,並在辣斐德路設立分校。總校有初、高中,分校只有初中部。1949年8月,吳若安擔任校長,胡文巧擔任中共黨支部書記。1956年1月,學校轉為公辦,並且總、分校各自獨立。總校更名為上海市第十女子中學,分校更名為上海市第一女子初級中學。1960年,學校被評為上海市重點中學。1963年,學校遷至永寧街25號[1]。1969年改名為上海市第十中學,開始男女生兼收。2011年,學校被評為黃浦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2][3]

上海市第十中學校友有蘇祖斐史蜀君[2]

參考資料[編輯]

  1. ^ 市十中学校史概述. [202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3). 
  2. ^ 2.0 2.1 第一节 女子普通教育.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3. ^ 学校简介. [202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2).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