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中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任中正(?—?),字慶之北宋初年曹州濟陰縣(今山東省菏澤市)人,宋真宗參知政事

宋太宗時,任中正中進士,為池州推官。歷任大理評事、邵州通判、太府寺丞、濮州通判。後來被翰林學士錢若水推薦,轉任秘書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後召入京師開封府,擔任秘書丞,授江南轉運副使。擢升為監察御史兩浙路轉運使,百姓饑荒,他不等詔書下達,打開官廩賑濟。轉任殿中侍御史、判三司憑由司。出任荊湖轉運使,轉任左司諫、直史館、知梓州。擢升為樞密直學士,代替張詠益州,辦事按照張詠條制。後來知審判院,出知并州。轉任給事中、權知開封府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拜為尚書工部侍郎、樞密副使,改為同知樞密院事。天禧元年(1017年),拜兵部侍郎參知政事。當時趙禎太子,他以右丞兼太子賓客,轉任工部尚書。趙禎即位為宋仁宗,任命他為兵部尚書。任中正與丁謂友善,丁謂被貶,任中正因為營救丁謂,降為太子賓客、知鄆州。後來轉任禮部尚書。六十多歲去世,贈尚書左僕射康懿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288》,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