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伊麗莎白號護衛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普魯士王國
艦名 伊麗莎白號
艦名出處 普魯士王后英語List of Prussian royal consorts伊麗莎白
建造者 但澤王國船廠
動工日 1866年
下水日 1868年10月10日
服役日 1869年9月29日
除籍日 1887年9月20日
結局 1904年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
艦級 阿里阿德涅級
艦型
排水量
  • 標準:2,454噸
  • 滿載:2,912噸
全長 79.3米
全寬 13.2米
吃水 6.40米
動力輸出 2,440匹指示馬力(1,820千瓦特
動力來源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
帆索方案 全帆裝索具
速度 12.1節
續航距離 1,900海里以10節
船員 35名軍官、345名水兵
武器裝備

伊麗莎白號(德語:SMS Elisabeth[註 1])是普魯士海軍建造的阿科納級護衛艦的最後一艘,得名於普魯士王后英語List of Prussian royal consorts伊麗莎白。作為19世紀50年代普魯士大規模造艦計劃的一部分,該艦於1866年開始在但澤王國船廠鋪設龍骨,1868年10月下水,至1869年9月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為了能在海外長期部署,伊麗莎白號的設計結合了蒸汽和風帆動力以擴大航程,並裝備有六門68磅和二十門36磅滑膛炮。它最初被定型為蓋甲板護衛艦,自1884年起又重歸類為巡洋巡防艦

伊麗莎白號在服役生涯中曾進行過多次海外巡航。1869年入役後,它首先代表普魯士王國出席了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儀式。在普法戰爭期間,該艦曾在威廉港周邊擔任武裝商船巡洋艦德意志帝國成立後,伊麗莎白號又作為德國分艦隊的一份子介入西班牙的州省革命英語Cantonal rebellion,在西班牙沿岸巡邏。它於1876年至1878年間完成了環球航行,期間曾在非洲南太平洋多次宣示主權,為德屬西南非洲德屬新幾內亞等殖民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伊麗莎白號於1887年9月正式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之後充當供司爐兵和輪機兵教學使用的廢船德語Hulk (Schiffstyp),直至1904年拆解報廢。

設計[編輯]

19世紀50年代,隨着普魯士的對外貿易在全球範圍內擴張,亟需採購以螺旋槳推進方式的機帆動力並用、木製結構軍艦來維護其在海外市場上的利益活動。為此,普魯士海軍決定以從英國置換而來的風帆巡防艦忒提斯號英語HMS Thetis (1846)為藍本設計阿科納級護衛艦,使之不僅配備蒸汽動力的技術創新,而且還配備具有相應大巡航半徑的傳統航行設施,能夠勝任所謂的「駐地艦德語Stationsschiff」職責。它們將主要擔負保護海外居留僑民和海外警備任務。[1]

伊麗莎白號的水線長全長分別為71.50米和79.30米,有13.2米的舷寬以及5.50米的前吃水和6.40米的後吃水;其設計排水量為2,454噸,滿載時則可達2,912噸。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35名軍官和345名水兵。由於當時國產主機的質量不佳,軍方遂直接向英國的莫茲利父子與菲爾德英語Maudslay, Sons and Field採購了一台臥式兩缸單脹往復式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4.8米的雙葉螺旋槳。蒸汽則由四座燃煤箱型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供應,這使得它在2,440匹指示馬力(1,820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最高航速可達12.1(22.4公里每小時),並且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1,900海里(3,500公里)。為了在煤炭可能稀缺的海外長期部署時作為蒸汽機的輔助動力,伊麗莎白號還配備有一套總帆面積德語Segelfläche為2,200平方米的全帆裝索具[2]

伊麗莎白號裝備有六門68磅和二十門36磅滑膛炮,均為前裝式。自1870年起,這些火炮又被替換為十七門150毫米22倍徑後裝式英語Breechloader箍炮德語Ringkanone[3]

服役歷史[編輯]

作為同級的最後一艘艦,伊麗莎白號直到1866年才開始在但澤王國船廠鋪設龍骨,1868年10月10日下水,至1869年9月29日竣工英語Ship commissioning[3]入役後,它便首先代表普魯士王國出席了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儀式,而後來的海軍上將圭多·卡歇爾德語Guido Karcher此時也作為低級軍官跟艦服役。[4]普法戰爭期間,該艦最初駐紮在基爾;自1870年起,它又轉駐威廉港,用作武裝商船巡洋艦。但由於交戰雙方迅速停火,伊麗莎白號未及參與實戰。[5]

1872年,伊麗莎白號被編入國家分艦隊德語Reichsgeschwader,計劃於1872年至1874年期間進行環球航行德語Liste von Weltumrundungen,以提高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國的聲望。1872年10月12日,伊麗莎白號跟隨分艦隊旗艦腓特烈·卡爾號鐵甲艦信天翁號炮艦從基爾出發前往西印度群島。連同當地的駐地艦菲內塔號瞪羚號一起,環球航行計劃持續三年。[6]然而,在1873年3月10日相繼到訪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海地後,由於西班牙第一共和國成立並爆發了州省革命英語Cantonal rebellion,這些計劃在哈瓦那被迫放棄。伊麗莎白號遂與除了信天翁號以外的其他艦艇一同返回歐洲,並作為德國分艦隊的一份子直接前往西班牙海岸,在那裡觀察了卡塔赫納海戰德語Schlacht vor Cartagena (1873),迫使起義者交還在卡塔赫納的德國財產。[7][8]

伊麗莎白號於1876年至1878年間完成了環球航行。為了解決所謂的「艾森施圖克事件德語Eisenstuck-Affäre」,它於1878年連同護衛艦萊比錫號阿里阿德涅號一起被派往尼加拉瓜西海岸。[9]從1881年11月到1883年4月,該艦隸屬於東亞分艦隊。1884年,伊麗莎白號與炮艦海鷗號英語SMS Möwe (1879)一同將德屬西非帝國專員德語Reichskommissar古斯塔夫·納赫蒂加爾德語Gustav Nachtigal帶到喀麥隆,並在那裡與當地部落酋長簽訂了「保護協定」。然後,前者進一步抵達安格拉佩奎納英語Angra Pequena(即後來的呂德里茨灣英語Lüderitz Bay)與萊比錫號會合併升起德國國旗。此舉是由伊麗莎白號時任艦長、海軍上尉魯道夫·舍林德語Rudolf Schering於1884年8月7日主持進行的,標誌着德國建立西南非洲殖民地的開端。同年11月3日,該艦與炮艦鬣狗號德語SMS Hyäne (1878)再次在舍林和當時新幾內亞公司德語Neuguinea-Kompagnie代理人奧托·芬施德語Otto Finsch的主導下,於俾斯麥群島馬圖皮島德語Matupi亨斯海姆洋行德語Hernsheim & Co總部場地上升旗,促成了後來的德屬新幾內亞殖民地。[8]

1885年夏天,已被重歸類為巡洋巡防艦的伊麗莎白號與當時身處澳大利亞水域的其它德國軍艦一同,獲海軍上校卡爾·帕申德語Karl Paschen徵召前往東非,以支持在那裡締結保護條約。伊麗莎白號跟隨旗艦施托施號於同年8月抵達桑給巴爾。因此,它也曾是東非巡洋分艦隊德語Kreuzergeschwader der Kaiserlichen Marine的一份子。[10]1887年9月20日,伊麗莎白號正式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之後在基爾充當供司爐兵和輪機兵教學使用的廢船德語Hulk (Schiffstyp),直至1904年以83,000金馬克的價格售至斯德丁拆解報廢。其艦艏飾則被保留了下來,現存於德國航運博物館德語Deutsches Schifffahrtsmuseum[3]

注釋[編輯]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引用
  1. ^ 日本海人社,第6頁.
  2. ^ Gröner,第68頁.
  3. ^ 3.0 3.1 3.2 Gröner,第69頁.
  4. ^ Karcher Guido. Saarland Biografien. [202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4). 
  5. ^ Greven,第13頁.
  6. ^ Dodson,第25頁.
  7. ^ Sondhaus,第122頁.
  8. ^ 8.0 8.1 S.M.S. Elisabeth (1868). deutsche-schutzgebiete.de.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5). 
  9.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54頁.
  10. ^ Wislicenus & Stöwer,第83頁.

參考資料[編輯]

  • 日本海人社 (編). 《德国巡洋舰史》. 由章騫審校.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Gröner, Erich.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Band 1: Panzerschiffe, Linienschiffe, Schlachtschiffe, Flugzeugträger, Kreuzer, Kanonenboote. Münche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82. ISBN 3-7637-4800-8. 
  • Greven, Hermann-Joachim. Gedeckte Korvette Elisabeth. Rostock: Hinstorff. 1991. ISBN 3-356-00427-1.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Sondhaus, Lawrence. Naval Warfare, 1815–1914. London: Routledge. 2001. ISBN 978-0-415-21478-0.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1.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37-6. 
  • Wislicenus, Georg; Stöwer, Willy. Deutschlands Seemacht. Leipzig: Reprint-Verlag. 2007. ISBN 3-8262-2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