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十五巧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益智圖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崇明縣
分類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序號139
編號項目Ⅵ-10
登錄2011年

益智圖,又稱十五巧板,是一種類似七巧板智力遊戲,由十五塊板組成。益智圖的板塊數量較多,且其中六塊包含弧形,因此在拼圖時更加靈活、生動。

歷史[編輯]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喬治·華盛頓夜渡特拉華河

清朝浙江省德清知縣童葉庚同治年間所發明,能拼出草木、花果、鳥獸、魚蟲、文字等圖案,並出版收錄全家創作圖案的《益智圖》、《益智續圖》、《益智燕几圖》、《益智圖千字文》以推廣此玩具。推出後蔚為風潮,恭親王奕訢、末代皇帝溥儀都收藏此玩具。民國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又將《益智圖》、《益智續圖》、《益智燕几圖》、《益智圖千字文》合為一套六冊重印,搭配十五巧板銷售,再版多次持續到1933年。[1]

魯迅周作人兄弟也購買此戲[2],不過後者認為此遊戲太過細巧[3]

參考文獻[編輯]

  1. ^ 張衛、雷彼得. 《Chinese Puzzles: Games for the Hands and Mind》. 美國: Art Media Resources. 2008-09. ISBN 9781588861016 (英語). 
  2. ^ 魯迅日記》:「二十日曇...晚托三弟往西泠印社代買《益智圖》、《續圖》、《字圖》及《燕几圖》共六本,四元二角。」
  3. ^ 周作人. 《書房一角》. 中國: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2-09-01. ISBN 9787530212363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