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半滾倒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破 S 的示意圖:
  1. 180°滾轉
  2. 1/2內筋斗
  3. 改出
半滾倒轉示意圖

半滾倒轉(又名破S,或分離S)是一種常用在脫離空戰時的空中格鬥。做出這種機動時,飛行員會首先將飛機橫滾半圈並進行1/2個內筋斗,最後在更低的高度上以反方向平飛改出。

簡介[編輯]

纏鬥過程中,半滾倒轉可以讓飛行員在有機會時離開戰鬥。這也是一個能夠在離開狗斗時防止後方敵機的雷達鎖定的有效戰術。

半滾倒轉不同於殷麥曼機動——後者先進行向上內筋斗,再1/2橫滾,在高於初始高度處平飛改出。半滾倒轉也可看作反方向的殷麥曼機動,在英文中也可寫作Split-S。在簡單情況下,殷麥曼機動與半滾倒轉也十分相似,它們都在飛行中進行相同的迴轉,不過半滾倒轉以高度下降換取速度提升,而殷麥曼則恰恰相反。

在一場飛行表演中,美國空軍雷鳥飛行表演隊的Chris Stricklin上尉在嘗試進行一次破S機動後,從F-16戰鬥機中彈出。這場表演在愛達荷州的芒廷霍姆空軍基地舉行[1]

半滾倒轉是一種下降的機動,這意味着飛行員只有在足以完成1/2個內筋斗的高度上才能開始機動;最低下降高度的值取決於飛機空速,重量以及機動性等指標,此外還需考慮所處位置的地形。最低高度的誤判可能因缺乏環境感知能力[2][3]或誤讀儀器數值所致。

半滾倒轉以滾轉開始的一大原因是,人體最大忍受從頭到腳方向的加速度(也就是G力)數倍於反之於其的加速度,大約是正向9g,反向3g。[4]大多數作戰飛機的機體也設計為向上可承受的G力(G力)大於向下承受的G力(負G力)。因此在做完一個180°滾轉後便可以做出一個更緊湊的機動。

不進行1/2內筋斗的半滾倒轉[需要解釋] 曾經是德國飛行員在嘗試躲避英軍飛行員時使用的標準機動。 英國戰鬥機使用的梅林發動機使用化油器,同時發動機中的浮閥會在負G力下失效,導致功率下降或是發動機停車(德國戰鬥機由於使用了噴射供油,因此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英國的戰鬥機也可以通過在開始下降前先進行1/2滾轉來避免這種問題,但是這個滾轉花費的額外時間卻又給予了德軍飛機一個絕佳的逃離機會。 問題最初的解決辦法是在發動機上加裝限流器(即:Miss Shilling's orifice)來限制燃料流向。而在發動機上的S.U.化油器(英文:SU carburettor)被替換為本迪克斯加壓化油器(英文:Bendix-Stromberg pressure carburettors)以及晚期的S.U.公司噴射供油器後,這個問題被完全解決。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Lewiston Morning Tribune - Google 新闻归档搜索. news.google.com. [2021-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1). 
  2. ^ Bowden, Mark. The Last Ace. The Atlantic: 64. 2009-03-01 [2021-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4) (英語). 
  3. ^ Dan Lamothe. After investigation, Navy’s Blue Angels will stop using maneuver that killed a pilot. www.msn.com. The Washington Post. 2016-09-16 [2016-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1) (英語). 
  4. ^ AERODYNAMICS and G FORCE. [2022-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