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岳峰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岳峰鎮
Gǔyuèfēng zhèn(漢語拼音
古岳峰山頂的古岳峰寺
古岳峰山頂的古岳峰寺
坐標:27°32′12″N 112°59′57″E / 27.53654°N 112.99915°E / 27.53654; 112.99915座標27°32′12″N 112°59′57″E / 27.53654°N 112.99915°E / 27.53654; 112.99915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淥口區
建立1998年
政府駐地湯圓坳社區
村級區劃單位數
面積
 • 總計80.7 平方公里(31.2 平方英里)
人口(2015)
 • 總計24,872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43 02 12 106
郵政編碼412105
電話區號+86 (0)731
網站古岳峰鎮人民政府

古岳峰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1]

歷史沿革[編輯]

古岳峰鎮因「南嶽七十二峰」之一的古岳峰而得名。[2]

清朝時期隸屬於湘潭縣十六都,[3]1959年劃入株洲市郊區,1961年建立古岳峰公社,196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決定將湘潭縣茶園公社虎泉大隊和鐵爐大隊的泉井、李子兩個生產隊劃歸古岳峰公社領導。[4]1965年,全社劃歸株洲縣,1984年改置古岳峰鄉,[5]1998年升格為古岳峰鎮。

長株潭城市群規劃下,古岳峰鎮已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爲城市群內具有地級市市域影響的重點城鎮。[6]

地理概況[編輯]

古岳峰鎮地處淥口區西南部,東臨天元區三門鎮,南接龍船鎮,西與湘潭市湘潭縣白石鎮中路鋪鎮相鄰、北與湘潭縣譚家山鎮接壤。轄區面積為80.7平方公里。[7]全鎮鎮域位於衡山山脈向湘江谷地過渡的余脈上,多丘陵,中部、南部略高,主要由紅岩、花崗岩、砂頁岩等風化侵蝕形成。古岳峰山上峰最高點標高144公尺,為三門港與涓水兩條河流的分水嶺。[8][9]境內有火燒壩港、三望港、馬家堰港等湘江二級支流,以及友誼水庫、大鐵爐塘水庫、小鐵爐塘水庫等中小型人工湖泊13座,山塘1505口。[10]

行政區劃[編輯]

古岳峰鎮下轄以下地區:[11]

湯圓坳社區、​向陽村、​三望村、​洪宜村、​橫塘村、​石塘村、​翟家村、​金台村、​友誼村、​廖家村、​和太村、​趙山村、​金盤村、​白壁村、​長山村、​柔公祠村、​岳峰村、​壩塘村、​栗樹坪村和腰塘村。

經濟[編輯]

歷史上,古岳峰鎮經濟長期倚賴農業,以小農經濟為主,稻穀、黃椒等為古岳峰鎮主要的農產品。[3][8]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古岳峰建立農業合作社,1963年以後,株洲市境內開始大量發展電力排灌機械,古岳峰公社亦開始使用3.5馬力汽油機進行農田灌溉,首開株洲市境內使用汽油機作灌溉動力的歷史。[12]1968年以後,古岳峰公社亦建立社隊茶場,開始發展茶葉生產。[13]在改革開放以後,古岳峰鎮的農牧業開始走向多元化,鎮內亦建立了生態養殖場、蔬果種植基地,開闢了油茶林。[7]

觀光[編輯]

位於岳峰山的岳峰古寺為古岳峰鎮主要的名勝古蹟,建於唐朝時期,在大躍進期間曾一度遭到破壞,近年景觀已經修復。[7][14]

注釋[編輯]

  1. ^ 2023年渌口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2. ^ 彭雪開(2009年)
  3. ^ 3.0 3.1 陳嘉榆等(2010年)
  4. ^ 黃一龍. 【岳峰文化】岳峰十景系列篇之四. 淥口區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2010-06-13 [2012-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8). 
  5. ^ 株洲市(1994年),第110頁
  6. ^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群空间组织. 湖南省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2007-12-25]. 
  7. ^ 7.0 7.1 7.2 古岳峰镇基本情况. 古岳峰鎮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2015-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8). 
  8. ^ 8.0 8.1 彭雪開(2010年)
  9. ^ 民政廳(2015年)
  10. ^ 淥口區河長制辦公室. 株洲市渌口区河长基本信息表. 淥口區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2022-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8). 
  11. ^ 2023年古岳峰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12. ^ 株洲市(1994年),第461頁
  13. ^ 株洲市(1994年),第181頁
  14. ^ 曾朝暉. 去岳峰古寺. 株洲日報.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1). 

參考文獻[編輯]

地方志
專著與論文
  • 彭雪開. 湘东地名文化纪事. 中南大學出版社. 2009-01-01: 195–199. ISBN 7-5333-1539-1. 
  • 彭雪開. 株洲县山系地名文化释意. 《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21, 15 (5): 13–14 [2023-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3). 
  • 湖南省民政廳. 湖南省行政区划大典. 湖南地圖出版社. 2015-09-01: 358–35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