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 (畫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呂嘉
出生呂佳
1954年3月14日
中國北京
教育程度中央工藝美院、多倫多藝術學院、加拿大約克大學視覺藝術系
知名於油畫
運動寫實主義
網站http://www.jialu.com

呂嘉(1954年3月14日),女,原籍江蘇響水,生於北京,旅美油畫家,其藝術作品是東方和西方感情的完美融合,並以展示女性形象為主。

生平[編輯]

呂嘉,原名呂佳,1954年出生於北京。早年曾是手術室護士、演員、和雜誌編輯。1980年,她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現隸屬於清華大學),並從師於范曾先生學習中國人物水墨畫[1][2]

藝術生涯[編輯]

1983年,呂嘉離開中國赴加拿大,並在多倫多藝術學院(Toronto School of Art) 進行深造。後來,她又在約克大學視覺藝術系(York University Faculty of Visual Art) 就讀研究生課程。此時,呂嘉還入選成為安大略省中國藝術家協會 (Ontario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會員,後任常務理事。

1989年, 塞尼亞公共美術館(Sarnia Public Art Gallery)[3] 和1994年,埃德蒙頓藝術博物館(Edmonton Art Gallery),也就是現在的阿爾伯塔藝術館(the Art Gallery of Alberta) 分別為呂嘉舉辦了首次大型個人作品展覽。

1983年到1995年期間,呂嘉致力於中國水墨畫和混合材料畫法的藝術創作,並多次在安大略省和阿爾伯塔的畫廊舉辦作品展覽[3][4]。從1990年到1993年,呂嘉在中國和日本兩地,對敦煌莫高窟等西域佛教石窟以及日本的寺廟藝術進行全面的考察。同時,呂嘉完成了一副面積達700平方米的巨幅佛教藝術創作,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壁畫」的設計師[5]

1995年,歐洲之旅之後,呂嘉將繪畫手法轉向油畫,並開始寫實主義的人物繪畫創作。

1997年,呂嘉在洛杉磯定居,並繼續她的藝術事業。從1997年到2007年,呂嘉的作品每年都會在國際藝術博覽會(International Art Expo)和美國及加拿大的畫廊進行展出。

1999年,在巴黎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中國文化周(UNESCO China Culture Week)上,呂嘉應邀與另兩位藝術家代表中國參展,並展出了她的15幅大型油畫作品[6]

2000年,呂嘉是第一位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個人畫展的中國女藝術家[7]。此外,她的限量版作品《無界》(Armillary Sphere)被《美國藝術雜誌》(U.S. Art Magazine)選為2000年最優秀的5幅藝術作品之一[8]

2002年,呂嘉的作品在位於美國帕薩迪納市的太平洋亞洲博物館(Pacific Asia Museum)進行展出。

2009年,呂嘉在中國參加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Shanghai International Art Fair)和經典北京(Fine Art Beijing)並於中央電視台9套(英語頻道)接受《高端訪談》採訪。在2010年,呂嘉參加了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CIGE)並再次涉足藝術北京(Fine Art Beijing)。 同年,中央電視台4套《華人世界》還為呂嘉特別製作了長達兩小時的專訪[9]

獎項和榮譽[編輯]

2000年,呂嘉被聖地亞哥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來源請求]

2003年,作為全球華人500名人之一,呂嘉的作品及事跡整版收錄於加拿大名人出版社出版的《龍行天下:世界傑出華人錄》。[來源請求]

在關島國際機場(Guam International Airport),屹立着一尊呂嘉根據自己的作品《焰》(Flame)進行設計的紀念雕像《生命女神》(Goddess of Life)[10]

2011年,呂嘉被《環球時報》評選為 「50位全球最受關注的中國人物」[11]

藝術作品[編輯]

呂嘉的藝術作品包括:水墨畫油畫、綜合材料、水彩畫素描雕塑以及有限高仿複製品。她的早期作品強烈滲透着范曾先生的傳統美學風格,而當呂嘉的作品在加拿大全國巡展時,她運用混合材料所創作的自畫像系列已對中國新社會的發展、消費主義和權力關係做出了審視。[12]

呂嘉成熟的油畫作品流露着濃厚的佛學思想,[13]展示純粹的女性審美主義,[14]對女性軀體帶有性意識的男性傳統欣賞角度做出反彈。然而呂嘉的作品中仍有對男性人物的描繪。[15]在多次採訪中,呂嘉強調美感在其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並且她認為美感正是「力度」和「智慧」的體現。[16]

家庭[編輯]

父親呂恩誼為油畫家。

參考資料[編輯]

  1. ^ Bonnycastle, Geoffrey. Transcendent: Figurative Art by Jia Lu. Insight Editions. 2009. ISBN 9781601090522. 
  2. ^ Lu, Jia. Illuminated: Figurative Art by Jia Lu. Insight Editions. 2009. ISBN 9781601090287. 
  3. ^ 3.0 3.1 Stephanie Robson, 「Artist blends cultures of China, Canada」 London Observer, June 6, 1988
  4. ^ Bruce Parsons, 「China and Chinese artists.」 Work Seen, Fall 1991.
  5. ^ 周嘵紅. 《最坚强的女人最脆弱:吕佳》. 【時尚】 (北京: 時尚雜誌社): 50–53. ISSN 1005-1988 (中文(中國大陸)). 
  6. ^ CNN World Report 「China Culture Week」 Broadcast in Asia, Europe, Africa, October 21, 1999.
  7. ^ Liya Mo, "A philosophy with depth; a mark of her own: an interview with artist Jia Lu" Jing Pao [The Mirror Post] Hong Kong, April: 58-61.
  8. ^ McCormick, Tracy and Jenny Sherman. "Top 50 Prints of 2000", U.S.Art, Feb/Mar 2002.
  9. ^ “大爱”夫妻. 《華人世界》 (北京: 中央電視台). 2010-01-23 [2011-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04) (中文). 
  10. ^ Guam Now: Guam Visitor's Guide, March, 2003.
  11. ^ 環球時報-環球輿情調查中心. 《环球时报总评榜—最受全球关注中国人物榜》. 環球時報 (北京). 2011年4月19日: 15 (中文(中國大陸)). [永久失效連結]
  12. ^ Xiaoping Li, 「New Chinese Art in Exile」 Borderlines 29/30, 1993.
  13. ^ Laurence Morechand, 「Jia Lu, un destin hors série」 Femmes Artistes Intl 32 (Oct 1999), pp 6-13.
  14. ^ 「Essential Beauty: Jia Lu's Female Figures」 Focus Santa Fe ( July, 2004):
  15. ^ 「Dancing in the Light: The Paintings of Jia Lu」, Metrosource (Oct 2006).
  16. ^ Michael DeMarco, 「The Way of Brush and Sword」, Journal of Asian Martial Arts 13.4 (2004): pp 70-7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