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逢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和逢堯(?—?),唐朝岐州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人。

武則天時,他背着到朝廷上書,稱願意幫助天子調和百事。有司責備他:「昔日夏桀不道,伊尹負鼎於商湯;現今天子聖明,百司和諧,需要什麼調和?」和逢堯不能回答,被流放莊州。十餘年後,舉進士高第,擢升為監察御史唐睿宗時,後突厥可汗默啜請娶公主和親,和逢堯以御史中丞鴻臚卿充使復命。默啜派遣大臣對他說:"敕書上說送金鏤鞍,現在檢查出來是銀胎金塗,豈能是天子之意,應該是使者換掉。如此虛假,公主必然不是真的。請還信物,罷和親之事。"於是策馬而去。和逢堯大呼,命左右讓他回來,說:「我大國使者,不聽我解釋,我馬上就走。漢法重女婿,送鞍只取平安長久之義,何必以金銀區分高低?果真如此,是可汗貪金而輕銀,豈是重人貴信?」默啜聽說後,說:「漢人使者來我國的很多,都不敢如此,他不可輕視。」於是設宴備禮。和逢堯對可汗說:「當今天子原來是單于都護,想和可汗通舊好,可汗當向風慕義,穿着冠冕,在諸蕃中獲取尊重。」默啜於是裹頭束髮穿紫衣,南面再拜稱臣,派遣兒子入朝。和逢堯出使有功,擢升為戶部侍郎。因為和逢堯和太平公主親善,貶為朗州司馬開元年間,官至柘州刺史,在官任上去世。和逢堯詼諧詭詐,但是在唐朝和逢堯作為使者是值得稱道的。

參考文獻[編輯]

  • 舊唐書》卷185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
  • 新唐書》卷123 列傳第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