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聖若翰洗者天主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聖若翰洗者天主堂
基本資訊
開光1912年
建築詳情
奠基1910年
竣工1913年
建設成本$600,000
建築材料石灰石
詳細規格
正立面朝向西
容納人數1,200
穹頂1
外穹頂高度175英尺(53公尺)
尖塔2
尖塔高度150英尺(46公尺)
地圖
地圖

聖若翰洗者天主堂(英語:St. Jean Baptiste Roman Catholic Church;法語:Église St-Jean-Baptiste)是天主教紐約總教區的一個堂區教堂,位於紐約市曼哈頓上東城的萊諾克斯山社區,列克星敦大道和東76街轉角(列克星敦大道1067-71號、東76街184號)。堂區成立於1882年,以滿足該地區的法裔加拿大人移民的需要。自1900年以來由聖體會神父管理[1]

該堂由金融家托馬斯賴安出資建造,由在紐約執業的意大利設計師尼古拉斯 Serracino設計,受意大利矯飾主義啟發,[2]結合意大利新文藝復興和古典復興建築風格的元素,Seracino 的設計在1911年意大利都靈世界博覽會上獲得一等獎。這是他在這個城市唯一倖存的教堂。

該堂是紐約市為數不多的有穹頂的天主教堂之一,僅有的兩座擁有沙特爾玻璃工作室的彩色玻璃窗之一,另一是聖巴特里爵主教座堂。1969年,該建築被紐約市地標保護委員會指定為城市地標,1980年與其神父寓所一同被列入國家史蹟名錄[3]從1995 - 96年,內部和外部都進行了重建和翻新。

該堂開始於1882年,位於一間在馬棚上方租來的大廳里,現在已有在兩個地點的三座建築物。位於75街另一邊的聖若翰洗者中學由聖母會的修女創辦於1886年,開始只是一所小學。在19世紀後期,聖亞納聖髑在三個星期內發生了許多治癒的奇蹟,導致成千上萬的朝聖者擠滿了教堂;結果,該堂現在是這位聖人的朝聖地,但是爭取升格為宗座聖殿的努力失敗了。1900年,該堂管理權由創始者仁慈會轉給聖體會,後者引進 朝拜聖體作為一種崇拜式。

聖若翰洗者天主堂
聖若翰洗者天主堂在紐約市的位置
聖若翰洗者天主堂

NRHP編號80002720重要日期NRHP收錄1980年4月23日[3]指定NYCL1969年11月19日[4]

參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