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拼音: yìng、注音:ㄧㄥˋ )是中國古代周朝盛行的一種婚姻制度,或稱媵制[1]:61媵婚媵妾婚。與此類婚姻有關的青銅器則稱媵器[1]:121—122

當時周王室與諸侯奉行內婚制[1]:123周天子、諸侯至各級貴族皆一娶多女。周王室和貴族女子出嫁為正室時,需要姪女陪嫁,稱為媵,媵會成為側室,為明媒正「娶」的一部分,地位比「納」、「嬖」的高(先秦時期的「妾」為婢妾之意,非配偶)。所生之子視為嫡子,是嫡長繼承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一部分,媵的出身是等同於妻,故所生之子地位高於庶子。在正妻無子,媵之子就是法定繼承人[2]:63—64

現代對媵器銘文研究的文章指,西周時期的媵主要是女子的娣、侄女和侍從之類。春秋時期的媵器,除「一器銘一女之媵器,還有一定數量的一器兼銘主嫁國和來媵國之女的媵器」[1]:374

明清時,媵多指成為婢妾陪嫁婢女[3]:135

參見[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媵妾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注釋[編輯]

  1. ^ 1.0 1.1 1.2 1.3 高兵. 《从金文看西周的媵婚制度》.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現名: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海南省海口市). 2006, (2006第5期): 121—124. ISSN 1674-5310 (簡體中文). 
  2. ^ 薛理勇. 《试论春秋媵制》. 江漢論壇 (湖北省武漢市: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 1991, (1991第8期): 61—65 [2021-08-10]. ISSN 1003-854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0) (簡體中文). 
  3. ^ 孔令彬. 《特殊的“家人”:明清列女传中的“媵”》.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山西省臨汾市: 山西師範大學). 2010, (2010第2期): 135—139. ISSN 1001-5957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