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帕康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Pakhangba
1907年以前曼尼普爾王國的赤皇旗上的帕康巴
分類神話
亞分類有複數生物特徵的傳說生物
相似生物納加
神話曼尼普爾
習性山、聖池、湖泊、森林、岩洞

帕康巴(Pakhangba),是曼尼普爾邦梅泰族傳說中的。在曼尼普爾土邦時期,它的形象常被用於紋章中。它起源於在印度教傳入該地區之前就已存在的民間信仰神明Paphal。該生物棲息在靈聖池、樹林、山河和岩洞中。梅泰部落的一個祖先聲稱他就是帕康巴。[1]

曼尼普爾史上有位重要的國王就以這個神話傳說中的龍為名,「帕康巴」也被用作其它皇室成員之名。[2]

紋章[編輯]

帕康巴的形象被廣泛用在皇家的旗幟和紋章上。曼尼普爾王國有一套兩面旗,分別是紅旗和白旗。在旗幟的中央都有一隻帕康巴,雖然在以後的旗幟上不再明顯。[3]

描述[編輯]

帕康巴通常是長有蛇身鹿角的龍。在因帕爾康拉宮一些雕塑中的帕康巴有另一種形象:短身、類似的頭和粗壯的四肢。看上去像獅子一樣,被稱作康拉-薩(Kangla-Sa)。

Poubi Lai Paphal:帕康巴的一種形態
因帕爾的Lit Pakhangba雕塑
康拉宮北門的兩尊康拉-薩。它們是在1891年的英曼戰爭後重鑄的。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Hastings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and Ethics, Volume 11
  2. ^ A Brief history of the Meiteis of Manipur - The Manipur Page. [2015-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31). 
  3. ^ FOTW - Manipur, Indian Princely State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