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梅 (嘉慶藥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梅清朝嘉慶年間大藥商,錢塘張同泰」創辦人[1]。張同泰後成為嘉道年間中國最大的藥號。字春占,號耐仙,別稱張耐先[需要較佳來源]

生平[編輯]

浙江寧波府慈谿縣慈東馬徑[2](今屬寧波市江北區)人。其父張錦早年自寧波府慈谿縣赴杭州經商,經營藥業[2]。張梅是張錦晚年獨生子。早年志在科舉弱冠應童子試,以慈谿縣試第一名考中秀才,另說考中舉人。但其家業已大,其母親對他說:「父以暮年得汝,遺業在杭,使弗失墜,乃所以慰汝父心也」,意即「你父親在晚年才有你,遺產在杭州,不要荒廢了家業,才能讓你父親安心」。張梅於是放棄科舉,移居杭州,繼承家族產業。1847年,正式接管張同泰藥號[需要較佳來源]。另說嘉慶十年(1805年),張梅於杭州同春坊盤進沈同泰國藥號,成立規模更大的張同泰藥號[3]

張梅經營有方,張同泰在張手上成為當時最大藥號。有評其「有大過人之才識,乃翁未竟之志、未成之業,恢宏而廣大之」,說的是張才識過人,其父未能完成的事業,在他手上拓展廣大。製藥追求「悉遵古法,務盡其良」,「貨真價實、存心利濟」[1][4]。張又助軍餉七萬銀元,清廷贈戶部員外郎銜,成為紅頂商人,其父張錦亦獲贈儒林郎、候選布政司理問官職[需要較佳來源]

後代[編輯]

第三代「斯」字輩有[需要較佳來源]

另有第五代海派篆刻大師張魯庵[2]

參考資料[編輯]

  • 張的生平傳記《張公耐仙譜傳》
  • 張的墓志銘《耐仙公墓志銘》
  • 張家族譜《慈東馬徑張氏後新屋總家譜》
  • 《慈東馬徑張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參考來源[編輯]

  1. ^ 1.0 1.1 张同泰药店. 中華中醫網. [2016-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4). 
  2. ^ 2.0 2.1 2.2 品牌名称:张同泰. 浙江老字號. [2016-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8). 
  3. ^ 王志剛著《經商要學胡雪岩》[頁碼請求]
  4. ^ 朱旭著《西湖自助遊: 三天兩夜玩個夠》[頁碼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