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著中國文學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著中國文學史》是胡云翼的作品,1932年北新書局初版。《自序》中提出了此書寫作的三原則:寫純文學史,按政治時代分期,寫一部活的脈絡一致的文學史。書分十編:先秦漢代魏晉南北朝唐代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當代的文學,分別敘述了中國的詩、詞、小說、戲曲的發展歷史。書中反映了作者理想,於同時代文學史他推崇曾毅的、胡小石的和胡適的著作。該書寫的比較簡略。[1]

作者論《詩經》,多從儒家思想、抒情詩賦比興入手;論《楚辭》,把它與《詩經》比較,後者多用短句疊字,多重調,近於寫實,多寫人事,前者則多用長句駢語,多直陳無重調,多寫神話,較為浪漫,屈原的思想始終陷於理想與熱情的矛盾中,給詩以生命的人格;漢代文學文語分離,貴族化古典文學興起、儒學籠罩、政府豢養文人而文學為政治工具的三大特點,漢賦多頌揚盛德,謳歌盛世,有「倡憂博奕」味道;漢詩多意切倩深、樸實生動之作;南北朝的文學多離開現實而親近自然,厭世而不復文以致用,傾向唯美;唐代文學運動基本上部是復古運動,功在於倡導樸實售妙風格,阻遏駢偶繡艷文風,改用淺近流暢的文言作文,缺點是「復古」與「明道」一拍即合,忽視純文學的價值;唐詩最大的特色是不講模仿,不事復古,而富有強烈的創造精神,具有自由放肆的精神;溫庭筠致力於詞,自此進入詞盛的五代及宋代中;唐代小說分豪俠小說艷情小說神怪小說三種;北宋詞發展分四階段:小詞階段(晏殊歐陽修晏幾道)、慢詞階段(柳永秦觀)、詩人的詞階段(蘇軾黃庭堅)、樂府詞階段(周邦彥李清照),南宋詞分兩派:白話詞派朱敦儒辛棄疾陸游劉過劉克莊)、樂府詞派姜夔吳文英張炎);宋詩的發展是由西崑體至詩界革命到蘇拭大變再經江西詩扼到南渡詩人的發展,元劇的特點是:純戲劇、社會的寫照;元劇與明代傳奇有如下不同:元劇大都限於四折,每折一韻致底,全曲由一人獨唱,多用楔子,明代傳奇則不限出數,一出不限一調,且可換韻,凡登場的劇中人皆可唱曲,無楔子;明代小說分四類:英雄小說(《水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神怪小說(《西遊記》)、艷情小說(《金瓶梅》);清代文學分兩部分:駢散文詩詞等貴族化的正統文學,戲曲小說辭詞等通俗化的社會文學,總體上前者傾向復古,後者致力於創新和集大成;清代小說分四類:言情小說(《紅樓夢》)、俠義小說(《三俠五義》)、社會小說(《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彈詞(即韻文的小說、再生緣筆生花);新文學運動的興起結束了舊的時代;十年間,詩、小說、戲劇、小品散文均有顯著成就。

參考資料[編輯]

  1. ^ 喬默,中國二十世紀文學研究論著提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