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廣昌安僖王朱美堅(1420年—1453年)[1],明朝廣昌悼平王朱濟熇庶出獨子。

生平[編輯]

襲爵前[編輯]

宣德二年(1427年)十月,悼平王薨。[2][3]三年(1428年)五月,朱美堅得賜名。[4]七月,行在戶部奏悼平王去世後,歲祿二千石應該停支,但他的王妃和子女都要生活,想按永樂年間伊王朱㰘的例子每年給米三百石,明宣宗認為悼平王去世,正該優恤其家,三百石不足贍養,再加二百石,令有司每年給。[5]

宣德七年(1432年)二月,行在戶部奏太原府陽曲縣民地二十三頃已為廣昌王墳域,請求免其稅糧,獲准。[6]

七月,命刑部右侍郎吳廷用、刑科給事中年富為正副使,持節封鎮國將軍朱美堅為廣昌王。[2][7]

襲爵後[編輯]

九月,朱美堅和慶成王朱美埥都請求入宮謝襲爵之恩,宣宗寫信阻止。[8]十月,行在戶部奏稱慶成、廣昌二王的歲祿應該比初封王減半,為一千石,半米半鈔,獲准。[9]十二月,朱美堅奏本府軍士不夠用,宣宗命行在兵部將被調發大同操備的半數軍人和及工部調動助營繕者還給他。[10]

正統二年(1437年)十月,命武定侯郭玹、新寧伯譚廣為正使,刑科給事中郭瑾、工科給事中李昇為副使,持節冊封兵馬副指揮田能女為朱美堅妃。[11]

九年(1444年)九月,朱美堅奏祖父晉恭王朱棡、父悼平王遺留繪容無祠堂祭祀,想如伯父寧化王朱濟煥修繕府邸的例子,由朝廷提供物料工匠。明英宗稱山西民力罷敝不宜加重,令其自己製造。[12]十年五月,戶部奏廣昌王胞姐屯留縣主去世,其歲祿應該停止,多餘的部分計算追回,英宗念其喪事有花費,特令免追。[13]

十二月,廣昌王府總旗徐禮告發內使阮通藏匿國課、盜用軍儲,且擅自與山西署都指揮僉事江洪宴飲。內使范玉、典仗丁惠都與阮通不和,資助徐禮路費。事下廵按,監察御史熊璘查實,朱美堅也奏徐禮刁詐,英宗命杖徐禮,發戍邊,范玉、丁惠、阮通都杖責後釋放。[14]

十三年(1448年)三月,朱美堅的堂兄弟永和王朱美塢奏父永和昭定王朱濟烺歲祿粳米二百石,襲爵後減半,請求如廣昌王例,事下戶部覆奏,獲准。[15]

十四年(1449年)九月,朱美堅奏稱想詣京朝賀,明代宗回信制止。[16]

景泰元年(1450年)九月,廣昌王妃田氏薨,代宗遣中官致祭,命有司營葬。[17]

二年(1451年)四月,廣昌王嫡母太妃楊氏奏朱美堅已過三十歲,王妃已故,又沒有兒子,請求於山西所屬州縣選良家女續婚,獲准。[18]十一月,命建平伯高遠、平鄉伯陳輔為正使,戶科給事中成章、禮科給事中楊穟為副使,持節封兵馬副指揮張彥和女為廣昌王妃。[19]

三年(1452年)十二月,朱美堅堂弟寧河王朱美堛奏其母年老,粟米不夠用,請求每年支用粟米四百石、粳米一百石奉母。事下戶部,議山西布政司每年征粳米二千九百,其餘分撥晉、瀋、廣昌、寧化、永和五府,而靈丘等二十八王都沒有粳米,實為不均,請求從此將山西每年徵用粳米除晉王府給七百石、沈王府給二百石以外,其餘都平均撥給各王,獲准。[20]

四年(1453年)七月,王妃張氏薨,代宗遣官致祭命有司營葬。[21]

五年(1453年)五月,代宗寫信給朱美堅,表示已知他已經選擇了堂兄雲丘簡靖王朱美堣次子為嗣,特賜名朱鍾䥏[22]

同年,朱美堅去世,諡安僖。因無子,國除。[2]九月,太妃楊氏奏稱朱美堅薨,歲祿停止,喪葬養贍的費用都沒有來源,請求仍如舊賜應支祿米,獲准。[23]

身後[編輯]

天順三年(1459年)二月,戶部上言近日博野王朱成鐭奏缺乏粳米,是因為山西地產粳米不多,應該令本布政司將原派廣昌等王及新封各王的粳米平均分配,獲准。[24]

成化元年(1465年)二月,朱美堅生母劉氏奏請讓朱鍾䥏襲封,禮部上奏。明憲宗認為沒有過繼子襲封的例子,令朱鍾䥏仍以鎮國將軍的原本爵位為廣昌王府奉祀。[25]

朱鍾䥏不遲於成化七年(1471年)去世。[26]成化十七年(1481年)六月,晉莊王朱鍾鉉奏朱鍾䥏長子朱奇澢已成年,且廣昌王儀仗印冊尚在,請求讓他襲封廣昌王。禮部認為如之前所議,朱奇澢應該只封輔國將軍,憲宗命晉王不要再就此事上奏,並令將廣昌王印帶回京城。[27]

朱奇澢與其子奉國將軍朱表檜相繼奉祀廣昌國。朱表檜絕嗣後,雲丘恭僖王朱奇渲想以第三子為廣昌國奉祀,與鎮國將軍朱表檊爭相奉祀廣昌國,但二人皆因與朱表檜平輩而不獲准,兩人因而彼此懷恨,互相彈劾,最後於正德九年(1514年)七月被下敕切責、各奪祿米一年,將教授等官下巡按御史逮問。[28]嘉靖三年(1524年)十二月,晉端王朱知烊提出由朱表檜弟朱表棷承祀廣昌國,山西守臣則提出應由身為晚輩的朱表檜侄朱知㷬承祀。明世宗同意朱知㷬以鎮國中尉承祀。[29]

評價[編輯]

注釋及參考文獻[編輯]

  1. ^ 《弇山堂別集》卷三十四
  2. ^ 2.0 2.1 2.2 《明史》卷一百·表第一·諸王世表一
  3. ^ 《大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二》
  4. ^ 《大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三》
  5. ^ 《大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五》
  6. ^ 《大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之八十七》
  7. ^ 《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之九十三》
  8. ^ 《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之九十五》
  9. ^ 《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之九十六》
  10. ^ 《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之九十七》
  11.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五》
  12.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二十一》
  13.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二十九》
  14. ^ 《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五》
  15.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六十三》
  16.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三》
  17. ^ 《廢帝郕戾王附錄卷十四》
  18.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三》
  19.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十》
  20.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二十四》
  21.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三十一》
  22.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一》
  23.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四十五》
  24.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
  25.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十四》
  26. ^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九十一》
  27. ^ 《明憲宗實錄卷二百十六》
  28.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四》
  29.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五》
前任:
父悼平王朱濟熇
明廣昌國國王
1432年-1454年

原因:無子國除,
堂侄朱鍾䥏作為嗣子以鎮國將軍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