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朱載䵺 (鄖城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鄖城溫裕王朱載䵺(1555年—1623年),號遵本子,是襄莊王朱厚熲庶二子,明仁宗之晜孫,明朝第一代鄖城王。

生平[編輯]

朱載䵺生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八月廿一日[1]嘉靖四十四年(1566年)十月,明世宗派遣永康侯徐喬松等人為正使,翰林院編修王錫爵等人為副使,持節冊封朱載䵺為隆慶王[2]。明世宗駕崩後,其子朱載坖繼位並改元隆慶,史稱明穆宗,因為朱載䵺的封號與明朝年號相同,明穆宗因此下令改封朱載䵺為鄖城王[3];其府邸在襄陽城內襄王府以東[4]

隆慶五年(1571年)四月,明穆宗差遣泰寧侯陳良弼等人持節冊封襄陽衞生員胡惇之女胡氏為鄖城王妃[5]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明神宗批准朱載䵺離開襄陽城,出城安葬已經逝世的兄長襄敬王朱載堯[6],並暫代襄王府內事務。萬曆三十年(1603年),侄子朱翊銘承襲父爵成為襄王,於是朝廷命令朱載䵺迴避管理府事[7]

天啟三年(1623年)正月初八日,朱載䵺逝世,享年69歲,朝廷追贈諡號溫裕。其嫡長子朱翊鈴於三年後襲爵成為明朝第二代鄖城王[8][9]

墓葬[編輯]

朱載䵺之墓位在襄陽市襄城區隆中街道賈洲村四組,195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展開首次文物普查時發掘了他的陵墓,並出土了墓志銘[1]

鄖城溫裕王諱載䵺,號遵本子,襄憲王七世孫,太祖高皇帝九世孫,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八月廿一日生,天啟三年癸卯正月初八日端坐終於正寢,壽六十九歲。大明崇禎二年歲在己巳十二月廿一日,孝長孫男刻石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王先福; 王洪興. 明代襄藩王室墓葬的发现与研究(上)需要付費訂閱.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湖北省襄陽市). 2012-09-01, 33 (9): 26 [2022-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8). 
  2.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五百五十一》.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1). 
  3. ^ 《大明穆宗莊皇帝實錄卷七》. [2023-08-14]. 
  4. ^ 白穎. 襄阳明代王府建筑初探. 《華中建築》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中南路19號). 2008年, 26 (4): 30 [2023-08-15]. ISSN 1003-739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3). 
  5. ^ 《大明穆宗莊皇帝實錄卷五十六》. [2023-08-14]. 
  6. ^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二》. [2023-08-14]. 
  7. ^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六十九》. [2023-08-14]. 
  8. ^ 張廷玉. 《明史/卷103》.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5). 
  9. ^ 《大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卷七十二》. [2023-08-14]. 

原因:明政府始封
明隆慶國國王
1565年—1569年

原因:改封鄖城王,封國廢除

原因:明政府始封
明鄖城國國王
1569年—1623年
繼任:
朱翊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