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汶 (李憕之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汶(748年—820年代),唐朝太原府文水縣(今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人,祖籍隴西郡狄道縣(今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出自隴西李氏敦煌房。《舊唐書》、《新唐書》將其名誤作李源,《集古錄跋尾》據《唐李憕碑》改定為李汶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之亂,東京留守李憕在洛陽遇害。李憕十餘子,李江、李涵、李渢、李瀛等人同時遇害,只有李汶、李彭得脫。李汶時年八歲,被燕軍所俘為奴,流離民間將近七八年。史朝義逃到河北時,李憕的洛陽故吏有認識李汶的,將他贖出。唐代宗聽說後,授李汶為河南府參軍,轉任司農寺主簿。李汶以父親死於禍難,無心為官,誓不娶妻,不食酒肉。洛陽之北的惠林寺,李憕是的舊墅,李汶依寺僧祠居,寓居一室,依僧齋戒,一天吃一頓飯。祠殿是李憕原來的寢室,每每經過一定趨步。他穴地為墓,作為終制,常常臥於穴中。

長慶三年(823年),李汶已經八十歲了,御史中丞李德裕表薦李汶。唐穆宗下詔以李汶守左諫議大夫,賜緋魚袋。河南尹遣官敦諭,唐穆宗令宦官帶着齎手詔、緋袍、牙笏、絹二百匹,去洛陽惠林寺宣賜。李汶頓首受詔,對宦官說自己年高病重,不能趨拜,附表謝恩,他的官告、服色、絹布,都推辭不受。不久在寺中去世。唐敬宗時,擢升李憕之孫為河南兵曹參軍。

參考文獻[編輯]

  •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七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