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璧(15世紀—1525年),字白夫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武緣縣止戈鄉(今廣西武鳴縣陸斡鄉覃李村)人,祖上原籍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汶上縣,元初避難遷居武緣,明代詩人。約活動於明弘治嘉靖年間。

生平[編輯]

李璧性情聰敏,自幼勤奮好學,知書識禮。弘治八年(1495年)李璧應鄉試中舉。弘治十五年(1502年)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華府蘭溪縣教諭。正德元年(1506年)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仁和縣教諭。潛心施教,誨人不倦,生員深感其德。隨楓山先生章懋南京講學,頗有聲望,時人譽為「今之胡瑗」。正德年間舉進士。正德十年(1515年)升任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劍州(今四川劍閣縣知州。知州六年,為政務實,廉正剛直,有政績。任職期間,曾在當修築劍閣道,使自劍閣南至閬州,西至梓潼,車船暢通。據《劍川志》載,他很重視行道樹的栽植。正德十六年(1521年),升為雲南承宣布政使司臨安府(今雲南建水同知,與楊慎等當時名家相友善。嘉靖四年(1525年)以南京戶部員外郎奉詔入朝升戶部侍郎,赴任途中病故。

著作[編輯]

主要著作有《劍門新志》、《燕京樂譜》、《劍陽名儒錄》、《劍閣集》等。

參考文獻[編輯]

  • 《中國民族史人物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
  • 《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