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杜甫墓與杜文貞公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杜甫墓與杜文貞公祠
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湖南省平江縣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5-128

杜甫墓與杜文貞公祠,位於湖南省岳陽平江縣安定鎮小田村,為合一的祭祀建築群。杜甫墓始建於唐,杜子祠為清代重修。1983年,杜甫墓被列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杜甫墓與杜文貞公祠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編輯]

整體呈長方形布局,三進縱深,由祠墓、官廳、僧舍並列三院組成。祠後建有「鐵瓶詩舍」和「浣花草堂」等附屬建築,祠院周圍為磨磚清水牆。杜甫墓坐北向南[1],墓冢底徑8米,高1.3米,周圍用紅石砌圍。墓碑高2.2米,寬0.92米,上刻「唐左拾遺員外郎杜文貞公墓」,「清光緒九年癸未冬十月吉中李宗蓮刊」等字。墓前的20米處建有墓廬,後命名為「詩聖遺阡」。[2]

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年),杜甫墓遭破壞,古墓祠差點被夷為平地,後被用作當地小學的教室[3][4]。為以前磚室墓,有兩耳室。內有石燈一件和已經霉爛的古書一堆,糯米泥敷柳藤球三個。已按原貌修復。[2]

1997年4月被評為「岳陽十景」之一,名為「詩聖留蹤」。[5]

來源[編輯]

  1. ^ 杜甫墓. 天下湖南網. [2020-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8). 
  2. ^ 2.0 2.1 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湖南省志 (1978-2002) 文物志. 珠海出版社. 2009. 
  3. ^ 第十四章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开展. 岳陽市情網. 2015-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8) (中文). 
  4. ^ 从杜甫墓到文化园. 鳳凰網. 《湖南日報》. 2012-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5) (中文). 
  5. ^ 杜甫墓. 岳陽市市旅遊局.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