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克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克冰(1909年10月22日—2009年2月25日),女,漢族,曾用名楊淑德楊英華遼寧海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清朝順治八年(1651)朝廷下旨,先祖楊氏兄弟二人由山西太原徐溝縣大楊莊遷至海城。[1]

早年生活[編輯]

楊克冰生於遼寧海城驗軍鎮緊挨南滿鐵路的二道崗子村。家境貧寒。8歲就開始幫助母親做家務。11歲喪父。12歲就成了家中的主要勞動力獨當一面。用母親自製識字卡片,自學到能看報。閱讀了大量傳統歷史演義小說,特別愛看近代小說《駝龍傳》,培養了疾惡如仇的豪傑俠女和精忠報國的英雄情節。

革命生涯[編輯]

1928年,因不滿包辦婚姻離家出走。在親友的幫助下,在瀋陽的哈德門煙草公司糊煙盒。後到黃顯聲的叔叔黃劍秋家做保姆。黃劍秋時任遼寧省稅捐局局長。是楊克冰的遠親,稱為二姑夫。九一八事變後隨黃家流亡到天津、北平。楊克冰在東北軍任職的堂叔楊國甫和哥哥楊殿弼也在北平。黃家在北平成了抗日人士的聚會地,常來的有閻寶航高崇民王化一劉瀾波孫志遠袁明道夏汝梅等。楊克冰把名字從楊淑德改為楊英華,決心投身抗日。

1932年8月,楊克冰開始接觸黃家的親戚,共產黨員范東洲。1932年底,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決定在北平組織一支抗日義勇軍出關作戰。楊克冰積極參加,負責保存一批槍支。1933年2月,范東洲通知楊克冰,組織將對她秘密培訓,入住河北省委在北平西城區設的一個秘密聯絡點院子,由一位被稱為「朝鮮王」的黨員及其妻子負責。河北省委組織部長柯慶施到聯絡點來過兩次,與楊克冰談話了解其政治態度與個人意願。一個多月的培訓結束後,楊克冰按組織的指示與林宣南陳璧如朱紹雲等女性一起投入到抗日救國宣傳工作。1933年5月楊克冰由范東洲、「朝鮮王」介紹加入中共。1933年6月初,柯慶施找楊克冰談話,希望她與范東洲結婚組成家庭,以掩護范東洲的地下聯絡工作。新婚一周後,受命赴張家口秘密機關工作。此時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勢力高漲,河北省委派柯慶施到張家口組成張垣前委並任書記,又從河北省委、北平市委調派一批幹部到張家口工作,范東洲、楊克冰是其中之部。一個月後該秘密機關撤銷,楊克冰轉入抗日救國後援總會做鐵路工人工作。這時在南京國民政府的軍事壓迫下,馮玉祥被迫下野,張家口的革命力量撤往張北,楊克冰按組織的指示以小學教員的身份入伍到第二路軍吉鴻昌第5師教導隊第三中隊(女生隊)絕大多數是來自平津的學生。楊克冰與教導隊地下支部書記的李指導員接上了組織關係,與新入伍的戰士一起接受基本軍事訓練,專門學習了戰場救護,深入到農村宣傳抗日,張貼標語、教唱抗日歌曲,還為群眾表演喜聞樂見的街頭活報劇。這時平定堡暴動失敗的消息傳至五師教導隊。平定堡即現在的沽源縣城,當時是壩上一個富裕的商貿城鎮,駐有堅固的寨牆與嚴密的團防。前委組織一批地下黨幹部化裝進入,以暴動的方式奪取團防槍支物資,被識破發生激戰,這些黨員英勇撲城,60多人全部犧牲。楊克冰焦急地逐人詢問范東洲的情況,一位傷員告訴她范東洲已經犧牲,並把范東洲的兩件遺物,一條毯子,一個皮挎包交給了楊克冰。1933年10月中旬整個部隊最後轉戰至北平小湯山,激戰中第3中隊女兵戰地救護傷員抬下戰場送往山下的一座廟中,被北平地下黨串聯組織紅十字會人員送往北平各大醫院救治,傷員中包括谷景生。前委決定:凡是暴露黨員身份的男同志及所有女同志全部撤走。柯慶施、夏歐指示楊克冰和黨員嚴渤祿、小侯、莊莊一起化裝經牛欄山坐小木船到通州,然後由通州乘火車於10月20日抵北平。楊克冰再度回到老叔家中。與前委領導成員閻紅彥接上頭後,閻指派她去宣武門外騾馬市大街四川延安會館東廂房接關係,與河北省委組織幹事王克平一起被捕,羈押在錢糧胡同憲兵三團。楊克冰堅持事先編好的假口供:稱自己是東北奉天人,丈夫在東北軍當兵,九一八後丈夫隨軍撤至關內;家鄉遭日軍燒殺,萬般無奈來北平尋夫。後來聽說丈夫在張家口,自己又追到那裡找;在張家口遇到老鄉,一直找到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才知道丈夫在同日軍交戰中戰死了;沒有辦法,幾個東北老鄉結伴又回到北平。

1933年10月下旬,河北省委代理書記兼組織部長高潔明被捕叛變,使省委與北平市委遭徹底破壞,省委秘書長劉明琦等60多人被捕。1933年12月初的一天深夜,楊克冰與劉明琦、林宣南等10名女政治犯,及此案所有男政治犯被解押南京憲兵司令部拘留所,獄中結識了李立三夫人徐守貞陳潭秋夫人徐全直等革命大姐,在二人領導下,該拘留所關押的幾十名女政治犯無人暴露真實身份,無人自首變節。 1934年4月8日,憲兵司令部軍法處判處楊克冰有期徒刑5年,罪名是參加察哈爾抗日同盟軍[2]轉押南京老虎橋的江蘇省第一模範監獄服刑。在獄中向從蘇聯回國的帥孟奇錢瑛夏之栩三位革命大姐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文化水平,被指定為北平被捕同志的聯絡負責人。1935年11月,楊克冰被押至蘇州反省院服刑。1936年10月,楊克冰由老叔楊國甫作保獲釋由上海回到了北平。與北平文理學院的栗獨華接上了組織關係,被安排到北大李俊明何兆義所在的校外黨支部工作。不久,楊克冰擔任北平中華民族解放先鋒總隊婦女部部長。[3]由於「民先」是半公開組織,將自己的名字楊英華改為楊克冰,意在激勵自己牢底坐穿、戰勝艱難困苦。楊克冰以北大旁聽生和小學教員的身份奔忙在女教員、女學生及街道婦女之間,宣傳抗日救國,發展「民先」隊員。1936年12月25日,獲知西安事變結果是釋放蔣介石,楊克冰分工到北大五齋宿舍做女學生的思想工作,宣傳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意義,並組織北大女生到校內、市內廣泛宣傳全民族的團結抗日。由於工作受到充分肯定,1937年2月6日「民先」總隊在北平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楊克冰被選為婦女部部長。

建國後主要在東北地區工作。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4]。1983年至1988年出任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兼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86年9月參與了《企業破產法》等重要法律的熱烈討論,並在央視專題節目中播出。1988年離休。

2009年2月25日9時30分在瀋陽病逝,終年100歲。

家人[編輯]

  • 父親楊國才:燒鍋挑夫。1920年,得肺癆在貧病交加中死去。
  • 母親楊王氏:出身於海城大王屯村一較為富裕的滿族旗人家庭。在夫家給地主家打零工。
  • 伯父楊國友:年輕時加入義和團,曾親身參加過牛莊教案。年輕時給地主趕車,因車翻軋斷一條腿而成終身殘疾,村里看廟,耕種二畝廟地。未分家單過。
  • 哥哥楊殿弼:15歲離家到商號做學徒
  • 弟弟楊殿卿
  • 兩個妹妹

參考[編輯]

  1. ^ 楊克冰:《追求與奮鬥》,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版
  2. ^ 於憑:《帥孟奇的革命生涯》,載《模範共產黨員帥孟奇》專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第257頁。
  3. ^ 趙德尊:《冀西周年小史回憶記》,載《冀西民訓處與冀西遊擊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頁。
  4.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 1955年 [2015-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