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夢中的婚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夢中的婚禮
保羅·德塞內維爾英語Paul de Senneville作品
中文名夢中的婚禮
原文名Mariage d'amour
調性G小調
時期當代古典音樂
創作1978年 (1978)
時長2:41[1] [Richard Clayderman's version]
4:23 [George Davidson's version]
配器鋼琴
首演
日期1979年
表演者理查德·克萊德曼

夢中的婚禮》(法語:Mariage d'amour)是一首法國獨奏鋼琴曲,為法國旋律作曲家保羅·德塞內維爾英語Paul de Senneville在1979年所創作。1979年,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第一次演奏,收錄於音樂專輯「給母親的信」(Lettre à ma Mère)中。[2]後來,鋼琴家喬治·戴維森(George Davidson)演奏了略微不同的版本,收錄於其專輯「My Heart Will Go On」之中。[3]

此曲也曾被台灣音樂大師李泰祥重新譜曲填詞,交由歌手黃嘉千演唱中文版,收錄在理查德·克萊德曼的專輯「情繫世界」(Passions of the World)中。

這首曲子曾被誤稱為「肖邦的《春日華爾茲》」(實際上蕭邦沒有作過以此為標題的曲子),這是由於YouTube上上傳的一段視頻使用錯誤的標題所致[4],在影片刪除前超過了3,400萬的觀看次數。

曲名及含義[編輯]

原曲名Mariage d'amour的直接翻譯應該是愛情婚姻或愛的婚姻(英語:Marriage of Love)。原本理應當用於歡樂的活動情景,如婚禮場合。但由於其調性爲小調,常讓人覺得此曲暗示了一種哀傷的氣氛,因此被認爲所描述的婚禮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甚至中文的曲名被直接取作夢中的婚禮。[5]

但根據克萊德曼團隊的一名成員Gary McCartney表示,這首曲之所以選擇小調,是因爲婚禮樂曲通常較緩慢並需要表達出豐富的感情。另一方面,使用小調也是爲了讓曲子類似圓舞曲。盡管如此,此曲還是有使用一些大調和弦。至於爲何中文取名不採用直接翻譯,而選擇了哀傷的名字,Gary McCartney解釋曲名的翻譯通常是由唱片公司決定,而不是作者。唱片公司會考量許多因素來決定翻譯,譬如市場風向。其中一個例子是Lettre à ma Mère,其直接翻譯應該爲給母親的信,但是在加拿大卻翻成浪漫的美國(英語:Romantic America[5]

流行文化[編輯]

此曲在2016年8月在香港網民高登會員「秋風掃落葉」加上歌詞,改成《雞,全部都係雞》並迅即成爲香港的網絡用語[6]2018年4月,多倫多的「咪走雞」雞煲亦在其電台廣告用上這首改編歌曲為廣告的背景音樂。

參考資料[編輯]

  1. ^ Richard Clayderman - Lettre À Ma Mère (CD). Discogs. [2016-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7). 
  2. ^ Richard Clayderman Collection (French Volumes). [2016-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2). 
  3. ^ George Davidson Concert Pianist. Listen mp3. Online store, CD Releases. [2016-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0). 
  4. ^ Chopin - Spring Waltz(影片已無法撥放). [2016-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6). 
  5. ^ 5.0 5.1 ThePiano.SG. What Is The Meaning Of Richard Clayderman's Mariage d’Amour?. 2016 [2020-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6) (英語). 
  6. ^ https://hk.news.yahoo.com/雞-全部都係雞-阿sa-yumiko潮唱洗腦歌-034544781.html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