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武夷鳳仙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武夷鳳仙花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類植物 Asterids
目: 杜鵑花目 Ericales
科: 鳳仙花科 Balsaminaceae
屬: 鳳仙花屬 Impatiens
種:
武夷鳳仙花 I. wuyiensis
二名法
Impatiens wuyiensis
J.S.Wang, Y.F.Lu & X.F.Jin, 2020

武夷鳳仙花學名Impatiens wuyiensis)為鳳仙花科鳳仙花屬下的一個種,目前僅發現於中國福建省武夷山地區,生長於林下或林緣潮濕的地方或岩石表面,海拔在200米-430米之間。[1]

特徵[編輯]

一年生草本,20-75厘米高,無毛。肉質的莖,直立,通常單形;下部節腫脹或稍腫脹。葉互生;葉片膜質,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圓形,很少卵形或長圓形,2.5-13厘米長,1.5-5.5厘米寬,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逐漸漸狹為1-8厘米長的葉柄(上部聚生葉近無柄),邊緣具圓齒和短尖,正面深綠色,背面淺綠色和淺紅色,側脈6-8對,斜彎曲。花序在葉腋,短總狀花序或傘狀花序,短於葉;花序梗短於葉柄,長10-13毫米,2-4花,很少5或6花;花梗長14-20毫米,基部具苞片;苞片草質,連續,線形或狹卵形披針形,3-4毫米長,約0.5毫米寬,先端漸尖。花金黃色,長4-5厘米,寬2-2.2厘米。側生萼片2,寬卵形或卵形圓形,長6-7毫米,寬5.5-6.5毫米,密被紫紅色斑點,基部近等邊,先端鈍和短尖,背面中脈龍骨狀。下部萼片漏斗狀,長4-4.5厘米,紫紅色具條紋,基部突然變窄成2.5-3厘米長,稍彎曲的距;嘴垂直,16-18毫米寬,尖端銳尖。圓形的上花瓣,長11-13毫米,寬19-21毫米,紫紅色斑點,先端微缺和短尖,背面中脈龍骨狀和棍棒狀或在中部。側合花瓣長22-25毫米,寬12-14毫米,紫紅色具條紋,2裂;基部裂片長圓形,長8-9毫米,寬3-3.5毫米,先端鈍,具一4-4.5毫米長柄;傘形的遠側裂片,先端鈍,具反折和金黃色耳廓。雄蕊5;細絲4-6毫米長;花葯卵球形,先端鈍。子房梭形,長約3毫米,先端銳尖。蒴果棍棒狀,10-20毫米長,先端具2-3.5毫米長的喙。種子卵球形,棕色,長約2.5毫米,寬約2毫米,密被疣狀。[2]


參考文獻[編輯]

  1. ^ 李健; 徐超; 李芳平. 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2个植物新种. 武夷山新聞網. 2021-04-19 [202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0). 
  2. ^ Wang, Jian-Sheng; Lu, Yi-Fei; Xu, Yue-Liang; Jin, Shui-Hu; Jin, Xiao-Feng. Impatiens wuyiensis (Balsamin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Fujian of Southeast China,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s. Botanical Studies. 2020-12, 61 (1): 29 [2022-12-20]. doi:10.1186/S40529-020-0030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