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塑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長沙清水塘的毛澤東塑像
遼寧省丹東火車站前的毛澤東塑像

毛主席塑像,或稱毛澤東塑像,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在中國大陸普遍興建的以時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全身像為標準的塑像,文革時期的雕像是對毛澤東個人崇拜的代表產物。文革以後,大部份的塑像被陸續拆除,也有時有新建塑像豎立。改革開放之後的雕像多為旅遊景點、紀念品或緬懷物品。

塑像普遍規模[編輯]

塑像像身的高度為7.1米,象徵着中國共產黨七一建黨日;底座高度為5.16米,紀念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北京通過了毛澤東主持起草的指導「文化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即「五·一六通知」);總高度為12.26米,象徵着毛澤東的生日(12月26日)。這個規模是參照韶山的毛澤東塑像的。紅衛兵清華大學建起的塑像早於韶山,並沒有採用這個普遍規模。

均為站像,姿勢分揮右手和背手兩種。細分又有戴軍帽和不戴帽,穿軍大衣風衣的不同。

第一座毛主席塑像[編輯]

第一座毛主席塑像是在清華大學「造反」的學生和教工——紅衛兵造反派的要求下由當政的「革委會」在清華大學建造的。1966年6月24日,紅衛兵以「破四舊」為由拆除了被他們稱為「封資修」的清華大學的象徵建築物——二校門。二校門拆除後,清華大學建築系教師程國英提出,在拆除後的空地上建立一座毛主席塑像,被學校革命委員會採納。1967年5月31日,「紅衛兵新師大師」決定,在校園內塑造毛澤東主席的大型塑像,並稱為「九·一五工程」。 1967年9月15日,毛澤東主席塑像落成。1987年8月29日,塑像被校方拆除,原址重建二校門。

塑像為毛澤東穿軍大衣揮手的全身像,包括底座總高度為8米。底座正面曾鐫刻着林彪為此塑像落成題寫的「四個偉大」的題詞。設計單位是以清華大學建築系美術教研組人員為主成立的籌備組,主要有張松鶴、宋泊、郭德菴等人。塑像為整體澆築。為了使塑像更加堅固,塑像被築成實心並加入了數倍於普通塑像的鋼筋。

幾乎在同時,毛澤東的老家湘潭韶山也建起了一尊毛澤東塑像。當年韶山火車站正在修建,建造者想在車站對面的山上立一座主席雕像,讓參觀韶山的遊客下車一抬頭就能望見「毛主席」。塑像為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畢業的陳德宏設計,並結合他人意見決定以毛澤東青年時代穿長衫的形象來建造,並採用總高12.26米的規模。有趣的是當地農民希望能把塑像修在一座房子裡,因為他們不願意見到「毛主席」淋雨曬太陽。

全國風潮[編輯]

在清華大學的造反派立像以後,全國開始了興建毛澤東塑像的風潮。清華的雕像組把製作過程製成資料,讓各地前來的單位和個人索取。大部分城市、大部分大學都在廣場上修建了塑像。甚至很多村莊都樹立了稍小型的塑像。這是對資源的很大浪費,而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

南京市棲霞區十月村毛澤東塑像:1956年1月11日,毛澤東曾經視察過十月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十月村毛澤東塑像於1967年修建。1983年塑像被列為棲霞區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列入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這也是文革期間的遺址中第一個被列為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

瀋陽市中山廣場毛主席塑像英語Long Live the Victory of Mao Zedong Thought:屬於比較成功的創作。四周有表現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階段的兩組群雕,由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設計。

長沙市東方紅廣場毛澤東塑像:塑像建立在嶽麓山下,廣場為上山正門必經之路。塑像後有《沁園春·長沙》的詩詞牆。

北京市毛主席紀念堂毛澤東坐像:用漢白玉雕成,高3.45米。坐像後為長23.74米、寬6.6米用絨繡製成的《祖國大地》壁畫。

目前中國最大的毛主席石雕塑像位於西藏貢嘎縣長沙廣場,它包括基座在內高12.26米、重35噸,雕像淨高7.1米。[1]

北京市學院路的北京科技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毛澤東塑像互相正對,兩者皆為背手像,相距僅270米。兩者的差異在於塑像頭部的朝向不一樣,地大的塑像頭部偏右一點,北科大的塑像頭部偏左一點,由於兩尊塑像相對而立,所以頭部偏向都是朝南,以獲得更好的日照效果。[2]

其他重要的塑像還有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毛主席塑像石家莊人民廣場毛主席塑像、麗江市紅太陽廣場毛主席塑像上海市嘉定毛主席塑像等。

海拔最高的毛主席像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為中國人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時放置的高20厘米毛主席半身石膏像。

毛澤東的看法[編輯]

根據《一九六七年七月五日中共中央關於建造毛主席塑像問題的指示》,毛澤東認為「此類事勞民傷財,無益有害,如不制止,勢必會颳起一陣浮誇風。」在中央文件中表示要制止這種行為。然而塑像還是開始了全國性的建造。

塑像的命運[編輯]

浙江大學玉泉校區的毛澤東雕像

1977年「文化大革命」結束,開始了撥亂反正時期,對毛澤東的大規模個人崇拜活動也宣告停止。除了部分場所保留以外,各地陸續拆除毛澤東塑像。由於清華大學的塑像為第一尊,所以引人關注。當時大部分清華校友及師生要求拆除毛澤東塑像重建二校門。校方於1987年8月26日先在主樓大廳北牆上鑲嵌了毛澤東青銅浮雕頭像,之後在8月29日拆除毛澤東塑像,開始重建具有歷史象徵的二校門。

現在依然能在很多城市看到毛澤東塑像。比較有名的毛澤東塑像位於:北京市毛主席紀念堂濟南市英雄山赤霞廣場、長沙市湖南大學東方紅廣場(塑像底座基石背面刻有「湖南大學全體革命師生敬立,1967年12月26日」字樣,毛澤東逝世後,基石正面原有「四個偉大」的題詞改為「偉大的領袖與導師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1976年9月9日」等字樣)等。

現在保存毛澤東塑像的校園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科技大學(1967年立)、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北京體育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湖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1969年12月26日立)、山東師範大學西南師範大學山西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河南師範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師範大學貴州大學等。

21世紀後的雕像復興[編輯]

與斯大林主義符號,建築在俄羅斯的復興相似,一批風格各異的新建毛澤東雕像在20世界90年代和二十一世紀後湧現。這一雕像復興最早集中出現在毛澤東的家鄉湖南。隨着中國的經濟崛起,和民族主義思想復興,則在全國各地,以及一些如法國,英國和美國等地以私人或地方資金修建。

1993年,毛澤東一百周年誕辰,毛澤東開國大典銅像在韶山建成。

2003年12月25日,毛澤東接見庫爾班·吐魯木銅像在新疆和田市團結廣場落成。

2006年,長沙車站北路與三一大道交匯處東南角一座建成於1967年的毛主席雕像由某企業贊助鍍上了24K真金。該雕像亦成為長沙市不可移動文物[3]

2008年9月10日,毛澤東銅像在湘潭大學建校五十周年時揭幕。[4]

2008年,全中國最高毛澤東塑像在重慶醫科大學大學城校區竣工[1],為不鏽鋼塑像高20.6米,連底座在內37.4米,重46噸。

2009年12月26日,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長沙橘子洲揭幕[5]

2012年7月24日,法國南部城市蒙彼利埃「20世紀廣場」增加5尊20世紀歷史人物塑像,其中之一是毛澤東塑像。[6]

收藏[編輯]

文革時期在很多民眾家中也擺放毛主席的小型塑像,質地多為黃銅或者瓷質,也有純銀、純金的。當代小型塑像分為文革時期製作與當代仿製兩種,作為紀念品在與毛澤東相關的紀念地銷售。文革時期的毛澤東瓷器塑像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全国最高毛主席塑像竣工. [2008-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7). 
  2. ^ 北京现存的毛主席塑像. www.sohu.com. [201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6) (英語). 
  3. ^ 湖南企业为7米高毛泽东雕像镀24K真金. [2008-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4. ^ 毛泽东主席铜像今日在湘潭大学揭幕. [2008-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5. ^ 長沙晚報, 青年毛澤東雕塑佇立橘子洲頭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法國城市立毛澤東塑像 極右翼組織試圖破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2年07月26日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