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巨龍屬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沼澤巨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馬斯垂克階
背椎UBB NVM1-43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泰坦巨龍類 Titanosauria
演化支 岩盔龍類 Lithostrotia
屬: 沼澤巨龍屬 Paludititan
Csiki et al., 2010
模式種
納拉次沼澤巨龍
Paludititan nalatzensis

Csiki et al., 2010

沼澤巨龍屬學名Paludititan)是泰坦巨龍類蜥腳下目恐龍,在晚白堊世期間生存於今天的羅馬尼亞。它生活在一個被稱為哈采格島的島嶼生態系統中。[1]

敘述[編輯]

復原圖

沼澤巨龍是蜥腳類的一個小型成員,肩高約2公尺(6英尺7英寸)。格雷戈里·保羅英語Gregory S. Paul在2016年估計了達契亞馬扎爾龍和沼澤巨龍的體長,並認為二者可能屬於同一分類群,長6米(20英尺),重1噸。

化石殘骸至少顯示了四個獨特特徵,即自衍徵,表明P. nalatzensis是一個不同於與之類似的泰坦巨龍類的物種:後段背椎中,在前椎體橫板(lamina centrodiapophysealis anterior)的頂部上,側突(lateral process)下面的前嵴向前且向上傾斜彎曲,平行於前椎體橫板的頂部,即後嵴,而不是接觸它。在尾巴根部的椎骨和尾巴中段的第一椎骨上,神經棘短而直立,但其前緣有一明顯的角,向前方突出。尾巴根部的椎骨和尾巴中段的第一椎骨呈前凹形(procoelous),因此椎體前表面凹陷,一些更靠後的中段尾椎呈兩面扁平狀(amphiplatous),前後表面平坦;但緊隨其後排列的又是前凹形中段尾椎。坐骨腳與髂骨接觸,外側後部有一明顯的三角形突起,形成一個與髂骨的坐骨腳重疊的支架。[1]

發現與命名[編輯]

2002年,比利時-羅馬尼亞探險隊在納拉特-瓦德英語Nǎlaț-Vad羅爾瑪爾河英語Râul Mare (Strei)河底發現一具蜥腳類骨骼。這是當時在羅馬尼亞發現的最完整的蜥腳類骨骼。2010年,佐爾坦·奇基(Zoltán Csiki)、維拉德·科德里亞(Vlad Codrea)、卡塔林·穆澤亞(Cǎtǎlin Jipa Murzea)和帕斯卡·迦德弗利茲英語Pascal Godefroit(Pascal Godefroit)對模式種納拉次沼澤巨龍Paluditan nalatzensis)進行命名和敘述。屬名取自拉丁語palus(「沼澤」)和希臘語Titan巨人)。種名指化石發現地納拉次-瓦德(Nǎlaț-Vad)。[1]

正模標本UBB NVM1發現於哈采格盆地桑佩特羅組英語Sânpetru Formation的粉砂質泥岩層中,可追溯至馬斯特里赫特階早期。它由缺少頭骨的部分骨骼組成,含三節背椎、至少九節尾椎,十二個人字骨、骨盆的右半部分、一個左坐骨、右股骨下端和兩個趾爪。這些遺骸並沒有連接在一起,但由於它們之間緊密的聯繫而很可能代表一個單獨個體。[1]

沼澤巨龍的敘述者認為,這具骨骼可能是一種生活在同一棲息地的同時期泰坦巨龍類蜥腳類――達契亞馬扎爾龍的標本。二者殘骸的重疊部分相同。另一方面,它們沒有顯示出任何共同的獨特特徵,即共源性狀,並且馬扎爾龍化石發現於不同地點。他們認為有理由命名一個單獨的分類單元等待進一步的發現。[1]

演化關係[編輯]

沼澤巨龍於2010年分配至泰坦巨龍類。更準確地說,它被視為一個岩盔龍類的可能成員。系統發育分析顯示它是南美沉重龍姊妹物種英語sister species[1]

古生態學[編輯]

沼澤巨龍生活在白堊紀的哈提格島上,島上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包括其它島嶼侏儒化物種,如它的近親馬扎爾龍[2]鴨嘴龍科沼澤龍禽龍類查摩西斯龍。其它特有的恐龍包括結節龍科厚甲龍、幾種化石破碎的小型手盜龍類重腿龍沼澤鳥龍七鎮鳥龍[3]鳥翼類巴拉烏爾龍[4]島上生態系統的頂級掠食者是巨型神龍翼龍類翼龍目哈采格翼龍[5]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Csiki, Z.; Codrea, V.; Jipa-Murzea, C.; Godefroit, P. A partial titanosaur (Sauropoda, Dinosauria) skeleton from the Maastrichtian of Nǎlaţ-Vad, Haţeg Basin, Romania.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Abhandlungen. 2010, 258 (3): 297–324. doi:10.1127/0077-7749/2010/0098. 
  2. ^ Grellet-Tinner G, Codrea V, Folie A, Higa A, Smith T. First Evidence of Reproductive Adaptation to "Island Effect" of a Dwarf Cretaceous Romanian Titanosaur, with Embryonic Integument In Ovo. PLoS ONE. 2012, 7 (3): e32051. PMC 3297589可免費查閱. PMID 22412852. doi:10.1371/journal.pone.0032051. 
  3. ^ Benton, M.J.; Csiki, Z.; Grigorescu, D.; Redelstorff, R.; Sander, P.M.; Stein, K.; Weishampel, D.B. Dinosaurs and the island rule: The dwarfed dinosaurs from Haţeg Island.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0, 293 (3): 438–454. doi:10.1016/j.palaeo.2010.01.026. 
  4. ^ Cau, A.; Brougham, T.; Naish, D. The phylogenetic affinities of the bizarre Late Cretaceous Romanian theropod Balaur bondoc (Dinosauria, Maniraptora): dromaeosaurid or flightless bird?. PeerJ. 2015, 3: e1032. PMC 4476167可免費查閱. PMID 26157616. doi:10.7717/peerj.1032. 
  5. ^ Naish, D.; Witton, M.P. Neck biomechanics indicate that giant Transylvanian azhdarchid pterosaurs were short-necked arch predators. PeerJ. 2017, 5: e2908. PMC 5248582可免費查閱. PMID 28133577. doi:10.7717/peerj.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