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元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甘元柬(?—707年8月6日),丹陽人,唐中宗時期大臣武三思的黨羽,神龍三年(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發動兵變,甘元柬與武三思父子等人一同被殺,被追贈為兵部尚書、曹國公。

家世[編輯]

  • 曾祖甘珍,青州刺史、南陵公。
  • 祖甘基[1],高代不仕,贈太子中舍人。
  • 父甘玄覽,漢王府參軍,贈潤州刺史。

生平[編輯]

甘元柬十八歲舉茂才,為了功名前途,他前往西域在涼州都督裴行儉帳下任職,裴行儉曾讚嘆他為「神仙童子。」由此聞名武后,被多次召見,問以得失。又往來於公卿間,名聲很大。得以補授雍州參軍,固辭自免,轉右衛率府倉曹。此後遷任通事舍人。因公事左遷婺州司兵,轉澤州高平縣令、蒲州虞鄉縣令、洛州垣縣令。未幾,以父喪去職。奪情起復為塞州刺史。遷長安令。未幾,出為鳳州(陝西鳳縣)刺史。同年吐蕃誘迫西南夷人在四川作亂,甘元柬受命平亂,不久吐蕃贊普請和,元柬為和親使,官拜鴻臚少卿。出使回來後進位鴻臚卿、兼右金吾衛大將軍,封丹陽郡公,別食封三百戶。尋兼檢校右金吾大將軍。

武三思在中宗時期與兵部尚書宗楚客、將作大匠宗晉卿兄弟、太府卿紀處訥、鴻臚卿甘元柬互為朋黨,以掌控朝政。後宮之中與韋皇后及昭容上官婉兒私通,神龍三年七月庚子日(707年8月6日),皇太子李重俊與羽林將軍李多祚等人,率羽林千騎三百餘人發動兵變,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在其府第中被殺,之後率兵從肅章門進宮,尋找韋後及安樂公主,甘元柬在皇城之內被殺。李重俊兵變失敗被殺,中宗追贈甘元柬兵部尚書、曹國公,特賜錦衾衣服,葬於洛州偃師孝義鄉。夫人南陽樊氏,太子仆樊珍之女,先元柬而亡。有子曰甘昭、甘暉、甘曉。

傳記資料[編輯]

  1. ^ 《全唐文新編》第21冊 14811-14812 《唐贈太子中舍人丹陽甘府君(基)墓誌銘》:「君諱基,字基,丹陽之著族也。昔夏之少子,天錫其封;殷之甘盤,囗尊其學。自齊之楚,實為賢相之家;移秦仕吳,更是將軍之後。父珍,隋青州刺史、南陵縣公。岱嶽參雲,營丘負海。惠音彌紹,物在而人亡;遺愛如初,跡遠而名秀。公嗡淳浩之精,酌河海之靈。邀翔於禮東之林,宴息於藝文之囿。退非嬌於岩石,進不取於軒裳。仰幽人貞吉之心,識君子全真之地。含道蘊德,自實流根。子孫多祐,公侯必復。大唐神龍二年二月,應天皇帝以其孫元柬累竭誠亮,克宣終始,乃下制曰:「鴻臚卿上柱國丹陽郡開國公甘元柬祖基等,被服詩禮,周旋道德。行為士則,望乃人英。雖才重於時,而位不充量。輔仁冥昧,早謝昭途。積慶洋溢,誕茲休胤。疇庸之典,已誓於河山;錫類之恩,宜洽於泉壤。祖可贈太子中舍人。」粵以神龍二年七月一日與夫人唐氏贈酒泉縣君合葬於邙山,禮也。夫人坤德降靈,柔袛葉祉。都閒挺於嬪則,婉淑聞於女儀。賓容承大被之恩,子孫洽長筵之慶。百年琴瑟,褒贈與金夫濟美;兩劍雄雌,王休徵之鑿隧。北阜堅貞,杜元凱為之墳;西瞻宮闕清笳,晚引高旐晨飛。秋風起而松檟悲,白露下而郊原慘。長子房州刺史元琰、次子鴻臚卿元柬、少子元瑜等,並愛深同爨,無忝訓於高門;悲慟鑿楹,願旌德於幽壤。敬承休[目丂],乃述銘云: 邙之阜兮,俯瞰皇州。長河北派兮,清洛南流。山如城郭兮,地出公侯。容衛一散兮,虛寂空留。松門何有兮,露白風秋。」
  • 盧藏用《大唐故鴻臚卿兼檢校右金吾大將軍上柱國贈兵部尚書曹國公甘府君墓誌文》
  • 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