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電腦病毒資料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電腦病毒資料庫有着與電腦病毒特徵庫同樣的別稱-病毒庫,它主要作用是記錄着電腦病毒的名稱、分類、傳播途徑、發作行為與查殺方法等等的詳細內容。但電腦病毒資料庫與殺毒軟件內置的電腦病毒特徵庫是不同的,電腦病毒資料庫是供人查看與手動操作時用的,而電腦病毒特徵庫是供殺毒軟件在殺毒時判定病毒的參考依據。

用途[編輯]

電腦病毒資料庫里會記錄着一大堆病毒名稱,並進行分類,只要在病毒資料庫的檢索器里輸入病毒名稱就能得到病毒的詳細資料。通常,發現了一個新病毒就要對它進行命名,但命名因為殺毒軟件的廠商而不能同一命名,但都遵從一個大致的規則,如病毒中文名稱為熊貓燒香的病毒,在金山殺軟稱為Worm.WhBoy,而瑞星殺軟則稱為Worm.Nimaya。但可從中看見都有Worm這個詞,這個詞代表這病毒被歸類為蠕蟲病毒類。人們就可從字面上大致了解它的行為與病徵。


部分計算機病毒命名的規則:

常見的病毒分類名稱 含義
Script 腳本病毒
Worm 蠕蟲病毒
Trojan 木馬病毒
Hack 黑客病毒
Win32、W32、W95、PE、Win95 系統病毒
Backdoor 後門病毒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