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耳面症候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耳面症候群
Otofacial Syndrome
類型小頜畸形[*]
分類和外部資源
ICD-10Q87.0-Q87.0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耳面症候群(英語:Otofacial Syndrome,亦作無臉症無下巴症候群)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先天缺陷[1]。根據《ICD-10》,這種疾病是一種先天畸形、變形或染色體異常疾病[2],現時全世界就只有兩面患者[3]。患者天生沒有下巴,臉部的下半部嚴重塌陷。因此,患者不能自行進食,需要靠胃喉來餵食;不能自行呼吸,而利用氣切(tracheostomy )來協助呼吸;所以亦不能說話,要依靠電子儀器來發聲[1]。現時的解決辦法,是從患者的髖骨取出一部份來重建下巴。方法是:先取出部份髖骨,然後移植到背部的皮膚下,以便新骨長出神經和軟骨組織,然後才可以移殖到患者的頭部,用來重建下顎[3]

著名患者[編輯]

參看[編輯]

參考[編輯]

  1. ^ 1.0 1.1 Teen Born Without Lower Face Finds Hope In NYC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6-11.
  2. ^ ICD-10
  3. ^ 3.0 3.1 香港蘋果日報》引述《美國霍士新聞頻道》,2007年6月13日號,A28版。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