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師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師𢍰(1148年—1217年3月16日)[1],字從善南宋宗室。

趙師𢍰系出宋太祖之子燕懿王趙德昭的後裔。趙德昭生彰化軍節度使趙惟忠,趙惟忠生宣城侯趙從謹,趙從謹生崇國公趙世恬,趙世恬生嘉國公趙令晙。南宋初,韓世清挾持趙令晙作亂,撕下黃旗披在他身上,堅決抗拒得免。趙令晙生朝奉郎趙子笈,趙子笈生和州防禦使趙伯驌。趙伯驌年輕時跟隨宋高宗在康王府,以文藝侍奉左右。

趙師𢍰,是趙伯驌之子。舉進士第,被任命為司農簿,轉任金部郎中。宋孝宗認為他有奇才,待遇非常豐厚。趙師𢍰上奏:左右曹、度支、倉部應該立總計,主管歸併財物的數目,以斷絕吏員的奸詐。皇帝同意。出知吉州,在山上煉銅,煉夠所欠額二十萬。進升為戶部郎官、淮東總領。

宋光宗初年,擢升為太府少卿、知秀州,改任淮南運判。當時州里鐵錢不行,鹽商不至,趙師𢍰請發度牒,拿出糧倉中的粟米,以收鐵錢,鹽利於是通便。官至司農卿、知臨安府。有僧人名叫散聖,以妖術惑眾,趙師𢍰住他,將他黥面。

韓侂胄掌權,趙師𢍰依附,於是成為臨安府尹。韓侂胄生日,百官爭相上貢珍異,趙師𢍰最後到了,拿出小盒子說:「願獻小果核勸酒。」打開,是粟金蒲萄小架,上綴大珠百餘個,眾人慚愧沮喪。韓侂胄有愛妾十四人,有人獻出北珠冠四枚給韓侂胄,韓侂胄給了四個小妾,其十人也想要,韓侂胄沒有東西給。趙師𢍰聽說了,馬上出錢十萬緡買北珠,製成十頂冠獻上。韓侂胄的妾室為他求官,得任工部侍郎。韓侂胄曾經在南園飲酒,路過山莊,看到竹籬茅舍,對趙師𢍰說:「這真是田舍間氣象,但是缺少鳴。」不久聽到犬嗥草木間有犬吠,一看是趙師𢍰,韓侂胄長時間大笑。以工部尚書知臨安府。

韓侂胄將用兵伐金,趙師𢍰考慮到韓侂胄廣意材疏,必會召禍,於是持不同意見,侍御史鄭友龍彈劾罷免了他。韓侂胄死後,其黨多被貶謫,以趙師𢍰曾與韓侂胄有分歧,於是獲用。擔任寶謨閣直學士、知鎮江府

當時荊湖開始設置制閫,任命趙師𢍰出任,給事中蔡幼學追回任命,於是罷歸。不久,下詔他為兵部尚書、知臨安府。幼學當時為學士,也不草詔,於是留元剛草詔。時紙幣輕糧米貴,趙師𢍰擔任臨安尹未數月,紙幣升值,糧價稍平,執政更加欣賞他。正好武學士柯子沖、盧宣德因事至臨安府,趙師𢍰擅自打破了他們,輿論大嘩,文武二學之士輪流投牒,趙師𢍰於是罷免,給他祠祿官。在家中去世,時年七十歲。

趙師𢍰四次擔任臨安尹,有能幹的名聲。曾經冤及民罪,沒收他的家貲,阿諛權貴,時人由此鄙視他。

家庭[編輯]

  • 妻:蔡氏[1]
  • 第一子:趙希蒼,保義郎[1]
    • 第一子:趙與戅[2]
      • 第一子:趙孟竣[2]
      • 第二子:趙孟竴[2]
  • 第二子:趙希虞,早卒[1]
  • 第三子:趙希祐[1]
    • 第一子:趙與𨖏[2]
      • 第一子:趙孟竦[2]
      • 第二子:趙孟竳[2]
  • 第一女:嫁楊訓[1]
  • 第二女:嫁詹乂民[1]
  • 孫女:嫁莫幼成[1]

參考文獻[編輯]

  • 宋史》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葉適. 兵部尚書徽猷閣學士趙公墓誌銘. 水心先生文集. 
  2. ^ 2.0 2.1 2.2 2.3 2.4 2.5 脫脫. 卷218. 宋史 (PDF). : 2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