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達赫勒克蘇丹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達赫勒克蘇丹國
11世紀晚期—1557年
約1200年達赫勒克蘇丹國與其周遭國家
1200年達赫勒克蘇丹國與其周遭國家
首都達勒克-克比爾
常用語言阿拉伯語達哈利克語英語Dahalik language
宗教伊斯蘭教
政府君主制
蘇丹 
• ?-1093年
蘇丹穆巴拉克
• ?-14??年
蘇丹依斯邁
• ?-1540年
蘇丹艾哈邁德(最後一位已知的蘇丹)
歷史時期中世紀
• 蘇丹國成立
11世紀晚期
• 衣索比亞帝國的支系
1464/65年
• 被鄂圖曼帝國吞併
1557年
貨幣第納爾
前身
繼承
納賈希德王朝
鄂圖曼帝國
今屬於 厄立特里亞

達赫勒克蘇丹國為一個中世紀小國,領土包含達赫拉克群島及部分紅海非洲沿岸的部分地區(今屬厄利垂亞)。達赫勒克可證實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093年,達赫勒克地處阿比西尼亞葉門之間,位於埃及印度航線上,此後憑藉區位優勢貿易繁榮。13世紀中葉以後,達赫勒克因失去貿易壟斷地位而日趨衰弱,衣索比亞帝國與葉門都曾經試圖將達赫勒克納為屬國,1557年達赫勒克納最終為鄂圖曼帝國所併吞,成為哈貝什省的一部分。

歷史[編輯]

起源和早期歷史[編輯]

倭馬亞王朝在702年奪取達赫拉克群島後,將其作為監獄和流放地,繼承他們的阿拔斯王朝早期也是如此,到了9世紀,達赫拉克群島已經處於阿比西尼亞國王的統治之下。900年左右,他與葉門乍比得齊亞德英語Ziyadid dynasty蘇丹締結了友好條約,到了10世紀中期,據記載,達赫拉克群島被迫向蘇丹伊沙克·本·易卜拉欣英語Ziyadid dynasty進貢。[1]一個世紀後,達赫拉克群島捲入了齊雅德王朝和納賈希德王朝英語Najahid dynasty的權力鬥爭中,後者在1061年逃到了那裡,後來戰爭一直持續至1086年,由納賈希德王朝收復了在乍比得的統治。[2]

第一位已被證實的蘇丹為蘇丹穆巴拉克,其墓碑上記錄著他死於1093年。他的王朝顯然一直持續到1230[3]/1249年[2]。而正是在這一時期,即11-13世紀中期,達赫勒克蘇丹國進入了鼎盛時期。該國的繁榮主要是基於對衣索比亞對外的貿易壟斷,[4]但他也參與了埃及印度之間的過境貿易。[2]同樣地,衣索比亞也是透過達赫拉克萊與葉門保持外交聯繫。[5]然而在13世紀中期,衣索比亞的札格維王朝開始利用南方的一條新貿易路線,以港口城市塞拉為最終目的地。至此,達赫拉克失去其貿易壟斷地位。[6]大概在同一時間,伊本·薩伊德·馬格里比英語Ibn Sa'id al-Maghribi記錄了達赫拉克蘇丹為保持獨立而向拉蘇里王朝發動戰爭的情況。[7]

從12世紀開始,達赫拉克蘇丹控制了非洲紅海海岸的重要貿易城市馬薩瓦,並由一個名為奈布的副手管理。[8]非洲大陸上的其他沿海定居點也可能被達赫拉克蘇丹暫時控制了一段時間。[7]衣索比亞將達赫拉克蘇丹稱為「海之首長」,與梅德里巴里國英語Medri Bahri的稱號「海之主」相對比。[8]

就在蘇丹穆巴拉克駕崩不久,達赫拉克蘇丹國開始鑄造硬幣來支付埃及紡織品和斯托拉克斯香脂英語Storax balsam等進口商品。[9]

達赫拉克穆斯林在阿比西尼亞的傳教可能並不成功,在好幾個世紀以來,衣索比亞教會英語Orthodox Tewahedo已經根深蒂固,只有穆斯林商人可以允許滯留。[10]

衰亡[編輯]

到了15世紀,達赫勒克蘇丹國不僅經濟衰退,而且淪為衣索比亞的朝貢國。[11]1464-1465年,衣索比亞皇帝扎拉·雅各布掠奪了馬薩瓦和達赫拉克群島,到了1513年,達赫勒克又淪為也門塔希里德王朝英語Tahirids (Yemen)的附庸。後者在1517年和1520年,與葡萄牙帝國發生了衝突,戰爭對達赫勒克造成極大破壞。[12]到了1526年蘇丹艾哈邁德統治時期,達赫勒克更是降級為朝貢國。[13]阿比西尼亞-阿達爾戰爭英語Ethiopian–Adal War中,達赫勒克蘇丹國曾得以短暫復興,阿達爾蘇丹國對衣索比亞帝國發動了一次暫時成功的聖戰[11]蘇丹艾哈邁德由於加入了阿達爾的陣營,他得到了港口城市阿基科英語Arkiko作為獎勵[13]──該城市在戰前隸屬梅德里巴里國。[14]然而在1541年,蘇丹艾哈邁德駕崩一年後,葡萄牙捲土重來,再次蹂躪了達赫拉克。[13]16年後,奧斯曼帝國占領了蘇丹國,並將其作為哈貝什省的一部分。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達赫拉克群島很快就失去其重要性。[11]

達勒克-克比爾[編輯]

達勒克-克比爾英語Dahlak Kebir為與之同名的島嶼達勒克-克比爾島的一個歷史遺跡,包含可追溯到達赫勒克蘇丹國時期的資料。[15]目前已經發現了近300個墓碑,證明了來自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多元人口之存在。[16]同時也發現一些現在正不斷惡化的庫巴英語Qubba[15]該定居點本身由珊瑚製成的精緻石屋組成,並包含幾個聚落丘。[17]中世紀的人們會用複雜的蓄水池來維持淡水的持續供應。[18]

註腳[編輯]

  1. ^ van Donzel & Kon 2005,第65頁.
  2. ^ 2.0 2.1 2.2 van Donzel & Kon 2005,第67頁.
  3. ^ Margariti 2009,第158頁.
  4. ^ Tamrat 1977,第121頁.
  5. ^ Tamrat 1977,第152頁.
  6. ^ Tamrat 1977,第122頁.
  7. ^ 7.0 7.1 van Donzel & Kon 2005,第68頁.
  8. ^ 8.0 8.1 Bosworth 2007,第339頁.
  9. ^ Margariti 2009,第159頁.
  10. ^ Tamrat 1977,第121–122頁.
  11. ^ 11.0 11.1 11.2 Connel & Killion 2011,第160頁.
  12. ^ van Donzel & Kon 2005,第68–69頁.
  13. ^ 13.0 13.1 13.2 van Donzel & Kon 2005,第69頁.
  14. ^ Pankhurst 1997,第104–105頁.
  15. ^ 15.0 15.1 Insoll 1997,第383頁.
  16. ^ Margariti 2009,第157頁.
  17. ^ Insoll 1997,第384–385頁.
  18. ^ Insoll 1997,第385頁.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