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鄭元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鄭元禮(?—?),字文規滎陽郡開封縣(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出自滎陽鄭氏北祖第六房,北齊、北周官員。

生平[編輯]

鄭元禮年輕時喜歡學習,喜愛寫文章,有名望,為高澄引薦為門客,歷任中書舍人南主客郎中、太尉諮議參軍、長廣郡樂陵郡二郡太守。北齊武平三年(572年),祖珽上奏後主高緯建立文林館,鄭元禮被選入文林館等待詔命[1][2],又出任太子中舍人崔昂的續弦夫人鄭仲華是鄭元禮的姐姐,魏收則是崔昂的妹夫。崔昂曾經拿着鄭元禮的幾首詩歌給盧思道看,說:「看鄭元禮近來的詩詞,也不比魏收差。」盧思道回答說:「沒覺得鄭元禮比魏收賢能,卻知道妹夫比內弟要疏遠。」北周大象年間,鄭元禮在始州別駕任內去世[3][4]

家庭[編輯]

父親[編輯]

兄弟姐妹[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北齊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七》: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館,於是更召引文學士,謂之待詔文林館焉。珽又奏撰御覽,詔珽及特進魏收、太子太師徐之才、中書令崔劼、散騎常侍張雕、中書監陽休之監撰。珽等奏追通直散騎侍郎韋道遜、陸乂、太子舍人王劭、衛尉丞李孝基、殿中侍御史魏澹、中散大夫劉仲威、袁奭、國子博士朱才、奉車都尉眭道閒、考功郎中崔子樞、左外兵郎薛道衡、並省主客郎中盧思道、司空東閣祭酒崔德、太學博士諸葛漢、奉朝請鄭公超、殿中侍御史鄭子信等入館撰書,並敕放、愨、之推等同入撰例。復令散騎常侍封孝琰、前樂陵太守鄭元禮、衛尉少卿杜台卿、通直散騎常侍王訓、前南兗州長史羊肅、通直散騎常侍馬元熙、並省三公郎中劉珉、開府行參軍李師上、溫君悠入館,亦令撰書。復命特進崔季舒、前仁州刺史劉逖、散騎常侍李孝貞、中書侍郎李德林續入待詔。尋又詔諸人各舉所知,又有前濟州長史李翥、前廣武太守魏騫、前西兗州司馬蕭溉、前幽州長史陸仁惠、鄭州司馬江旰、前通直散騎侍郎辛德源、陸開明、通直郎封孝謇、太尉掾張德沖、並省右民郎高行恭、司徒戶曹參軍古道子、前司空功曹參軍劉顗、獲嘉令崔德儒、給事中李元楷、晉州治中陽師孝、太尉中兵參軍劉儒行、司空祭酒陽辟疆、司空士曹參軍盧公順、司徒中兵參軍周子深、開府參軍王友伯、崔君洽、魏師謇併入館待詔,又敕右僕射段孝言亦入焉。
  2. ^ 《北史·卷八十三·列傳第七十一》: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館,於是更召引文學士,謂之待詔文林館焉。珽又奏撰御覽,詔珽及特進魏收、太子太師徐之才、中書令崔劼、散騎常侍張雕、中書監陽休之監撰。珽等奏追通直散騎侍郎韋道遜、陸乂、太子舍人王劭、衛尉丞李孝基、殿中侍御史魏澹、中散大夫劉仲威、袁奭、國子博士朱才、奉車都尉眭道閒、考功郎中崔子樞、左外兵郎薛道衡、並省主客郎中盧思道、司空東閣祭酒崔德立、太傅行參軍崔儦、太學博士諸葛漢、奉朝請鄭公超、殿中侍御史鄭子信等入館撰書,並敕放、愨、之推等同入撰例。復命散騎常侍封孝琰、前樂陵太守鄭元禮、衛尉少卿杜台卿、通直散騎常侍楊訓、前南兗州長史羊肅、通直散騎侍郎馬元熙、並省三公郎中劉珉、開府行參軍李師上、溫君悠入館,亦令撰書。後復命特進崔季舒、前仁州刺史劉逖、散騎常侍李孝貞、中書侍郎李德林續入待詔。尋又詔諸人各舉所知,又有前濟州長史李翥、前廣武太守魏騫、前西兗州司馬蕭溉、前幽州長史陸仁惠、鄭州司馬江旰、前通直散騎侍郎辛德源、陸開明、通直郎封孝騫、太尉掾張德沖、並省右戶郎元行恭、司徒戶曹參軍古道子、前司空功曹參軍劉顗、獲嘉令崔德儒、給事中李元楷、晉州中從事陽師孝、太尉中兵參軍劉儒行、司空祭酒陽辟疆、司空士曹參軍盧公順、司空中兵參軍周子深、開府行參軍王友伯、崔君洽、魏師謇併入館待詔。又敕僕射段孝言亦入焉。
  3. ^ 《北齊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元德從父弟元禮,字文規。少好學,愛文藻,有名望。世宗引為館客,歷太子舍人。崔昂妻,即元禮之姊也,魏收又昂之妹夫。昂嘗持元禮數篇詩示盧思道,乃謂思道云:「看元禮比來詩詠,亦當不減魏收?」答云:「未覺元禮賢於魏收,但知妹夫疏於婦弟。」元禮入周,卒於始州別駕。
  4. ^ 《北史·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三》:子元禮,字文規。少好學,愛文藻,有名望。齊文襄引為館客,歷兼中書舍人、南主客郎中、太尉諮議參軍、長廣樂陵二郡守,待詔文林館,太子中舍人。崔昂後妻,元禮姊也,魏收又昂之妹夫。昂嘗持元禮數篇詩示盧思道,乃曰:「看元禮比來詩詠,亦曾不減魏收。」思道答云:「未覺元禮賢於魏收,且知妹夫疏於婦弟。」元禮,大象中卒於始州別駕。
  5. ^ 文物編輯委員會編. 《文物资料丛刊 1》.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77年12月: 189–191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