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郝天挺 (元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郝天挺(1247年—1313年),繼先,號新齋新庵,元朝散曲作家,元武宗時中書左丞。原出於蒙古朵魯別族,自金朝就定居安肅州(今河北省徐水縣),以父親葬三原而定居於此。

郝天挺是將門之後,其父郝和尚拔都(和上拔都魯),幼為蒙古兵所掠,通蒙古語,在元太宗元憲宗之世攻金朝、宋朝有功,擔任河東行省五路軍民萬戶。郝天挺早年師從元好問,《元史》說他「英爽剛直」。後被元世祖忽必烈召見,受到賞識,以勛臣之子,召備宿衛。任為雲南行省參政,擢升為陝西漢中道廉訪使,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奉使宣撫河南江北。後來擔任江浙行省左丞。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即位。以其擁戴之功,任命他入朝為吏部尚書,拜中書左丞。至大四年(1311年)元仁宗即位,召各位老臣議政,他請求革除尚書省。出任江西行省右丞、河南行省右丞。皇慶二年(1313年),擔任御史中丞。上疏論時政,提出獎農養士等七條建議,後來出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去世後諡號文定。編成《雲南實錄》五卷,為元好問的《唐詩鼓吹集》注釋十卷。其子郝佑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元史/卷174》,出自宋濂元史

參考書目[編輯]

  • 元史》卷174《郝天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