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巖(?—?),新羅官員金庾信的玄孫,金允中的庶孫。

金巖性情聰敏,好習,喜歡學習方術,少壯時擔任伊湌。入唐朝宿衛時,跟隨師傅學陰陽家法,能舉一反三。自己把遁甲立成之法,呈給老師,師傅感慨說:「沒想到孩子你如此通曉明達。」從此之後,不敢以弟子看待他。唐代宗大曆年間回國,擔任司天大博士,歷任良州康州漢州三州太守,轉任爲執事侍郞、浿江鎭頭上。所至盡心為官,敎百姓六陣兵法,當地人感到方便。有蝗蟲之災,從西面入浿江之界,百姓憂愁恐懼。金巖登山頂,焚香祈禱,忽然大作,蝗蟲盡死。大曆十四年(779年),受命出使日本國日本國王知道金巖之賢,想要把他留下。當時,唐朝使臣高鶴林到日本,相見甚歡。日本人知道金巖被大國所知,於是不敢留他,於是回國。四月,旋風驟起,從金庾信墓,至始祖大王陵, 塵霧起來看不見人物。守陵人聽其中若好像有哭泣悲嘆之聲。惠恭王聽說後非常恐懼,派遣大臣金敬信,致祭謝過。又在鷲仙寺,賜田三十結,以資冥福。鷲仙寺是金庾信平高句麗百濟二國時所營立的。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