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阜陵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阜陵國東漢封國之一,存在時間為73年—206年。在今安徽省和縣西。

漢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淮陽王劉延招奸猾、作圖讖,被漢明帝改封阜陵王,分九江郡新設阜陵國。漢章帝建初元年(76年),劉延又和兒子劉魴造逆謀,被漢章帝禁錮。於是撤銷阜陵國,併入九江郡。章和元年(87年)赦免劉延,析九江郡復設阜陵國,共食阜陵、壽春、浚遒、成德、合肥五縣[1]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十月,劉延去世,其子劉沖嗣位。永元三年(91年)劉衝去世,阜陵國絕繼。永元五年(93年)劉魴嗣位,阜陵國復繼。漢沖帝永嘉元年(145年)阜陵王劉代卒,阜陵國絕繼。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年)立阜陵王劉代兄勃遒亭侯劉便為阜陵王,阜陵國復繼。漢獻帝建安十一年(206年)撤銷阜陵國,其地併入九江郡。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